- 相關推薦
2018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高校禮儀教育探究
前言:當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與現代禮儀發生契合,中國高校禮儀教育將被重新定義。探究禮儀的本質與內涵,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提升高校學生內在修養的前提。現在不少高校開設了禮儀課程,向大學生們講授禮儀知識。但僅僅是對禮儀知識的講解,很少涉及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源泉,同時也是民族力量的核心動力。將傳統文化的德育要素轉化為適應現代大學教育的禮儀教育內容,對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具有非凡的意義。
一、高校禮儀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ㄒ唬┲袊鴤鹘y文化內涵
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它是指中華民族在五千年歷史長河里不斷發展、創造而形成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稱。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已經滲入到了中國兒女的民族風俗、飲食習慣、生活生產、典當文獻以及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中。如今,演變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知識結構、價值觀念、道德行為規范等。
。ǘ┒Y儀概述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禮儀是為維護社會秩序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符合禮的精神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它體現了人們的外邊行為方式,也代表著傳統的民俗習慣,同時也彰顯了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可見在歷史文明悠久的中國,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三)高校禮儀教育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
早在西周時期,我國古代禮儀已經基本成形,夏禮、殷禮、周禮三代之禮被大力傳承。至春秋時期,孔子將其發揚光大匯集成禮余,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并將其作為治國安邦的基礎以及個人及社會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這一禮儀體系經過不斷發展完善一直影響著中國社會。至今,被擴展到行政、法律、道德、生活等上層建筑的方方面面。傳統禮儀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生活產生著深刻影響,在高校禮儀教育中,要想較好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必須真正地了解禮儀,把握其精神的內核。
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是加強高校禮儀教育的關鍵
當下,高校將禮儀課程設置為大學生專業基礎或公共選修課程,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和人文道德修養。但是,大學對于傳統文化、禮儀素養的認識還存在不足,加上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得在高校禮儀課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變得迫在眉睫。
(一)大學生對傳統文化認識欠缺
盡管在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認知上,我國出現過重大的過失,基于“左”的指導思想的影響,我們對傳統文化批判有余而繼承不足。改革開放后,思想大解放原有的意識得到了一定的糾正。但是,難保當代大學生對其認識是片面的。尤其是大學生在中國歷史、哲學和文化遺產認識上的欠缺,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精華的繼承與弘揚。同時,也會阻礙大學生個人的素質與修養的提升。近些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大學生的競爭進取心和學習積極性都在不斷提升,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也在提高。不過,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技術水平雖高工作責任感不夠、文化素質水平較高的人,社會責任感也是欠缺的。
。ǘ┩鈦砦幕臎_擊加大
我國多元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文化結構的多元性,無形中加大了大學生文化價值的復雜性和迷茫性。外來文化的侵入,使得大學生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意識形態!斑^洋節”“拜金主義”“樂享主義”盛行,導致不少的大學生在不斷模仿吸收西方社會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以致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重大的轉變[[]]。面對這種形勢,盡快在高校中加強建設、宣傳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體系成為當務之急。否則,丟失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發展就失去了方向。
(三)高校大學生禮儀修養堪憂
在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言行規范、文明守禮、健康上進體現了一個大學生的禮儀文化素養。顯然,當下大學校園中大聲喧嘩、說臟話、隨地吐痰、學生之間爭吵毆打事件頻頻發生,這種有失禮儀風范的現象比較普遍。大學生禮儀修養缺失凸顯了高校禮儀教育的不足。在應試教育下,高校對學生的禮儀教育不夠重視。即便是開設了禮儀課程,但也因為學校層面過于重視操作和實踐,忽視了禮儀與傳統文化教育的結合。學生對于禮儀的學習太過表面的功利性,知道怎么化妝、穿戴,而不重視內在修養的提煉。
三、強化高校禮儀課程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措施
。ㄒ唬┴S富傳統文化禮儀教學課堂內容
高校禮儀課程追求的是內外兼修,有效提升高校學生內在修養,在課堂中需要將傳統美德作為課程的主題。讓學生明白中華傳統美德的精華,構建正確的道德價值體系。在禮儀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禮儀的發展進程,古代禮儀與現代禮儀之間的差別與內涵,使得學生全面了解其功能與作用,結合學生的需求將個人禮儀、社交禮儀、習俗禮儀等進行系統的歸納,確保學生掌握禮儀的同時,熟悉了中國文化。
。ǘ┲匾暥Y儀教育的考核
將傳統文化的德育要素轉化為適應現代大學教育的禮儀教育內容是實現教學創新的一種有效途徑。將禮儀教育從思政教育中分撥獨立出來,開設專門的禮儀教育課程,列為公共必須課,并通過考試、寫論文、論壇比賽等形式考察學生學習的效果,納入考分教學任務中。通過這種形式促進教師和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的深度學習,才是實現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關鍵。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典故引入,解析引領,讓學生積極參與思考,相互研習交流,形成獨立的鮮明的觀點,等于是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
。ㄈ┘訌姼咝I鐖F文化建設
社團文化在高校中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可充利用社團這一途徑進行以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禮儀知識的傳播。結合大學生活動周、活動節,鼓勵大學生開展禮儀風采大賽、傳統禮儀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化傳統的認識,還可以以大學生喜歡的方式培養其興趣愛好,揚長補短,豐富實踐經驗,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
結束語
可見,在禮儀課中加強大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文化內涵,使其自覺養成文明習慣,規范其行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同時,高校也可以為社會培養更過符合時代需求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高校禮儀教育探究】相關文章:
高校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問題探究論文07-03
職場禮儀的核心10-24
傳統文化在高校感恩教育的應用論文07-04
高校德育教育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論文07-04
以工作崗位為核心的HR07-13
探究高校圖書館多媒體微服務模式論文07-03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影響的論文07-04
中國傳統文化中京劇旦行探究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