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調整考試后的心態
考試過后大家有著什么樣的心情呢?我們應該要怎么進行心態的調整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如何調整考試后的心態,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一、理智分析情境,正確對待外界的壓力
每個人在考試后,尤其是一些大的考試后,許多同學會面對外界多方面的壓力,這些壓力主要來源于父母、老師、同學、親戚朋友等等,當你沒有達到期望值 時,你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刻苦努力了,是否盡自己的全力了,如果已竭盡全力但仍無達到父母的要求,就不必再過多地責備自己,你不妨可這樣思考:只要 我盡力了,我的心里就是坦然的。
二、理智分析試卷,正確對待考試成績
無論考的成績如何,都要對各門試卷進行認真的分析與思考。對答的好的題目,應寫出自己是如何理解運用所學知識的;答錯了,要找出原因,錯在那里,為什 么錯?以有利于今后改正。任何一次考試成績都不是人生最后一次考試成績,我們的每一次成績都是為了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分析、總結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在考試后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場,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考試后輕松一下,放松放松,發泄一下壓抑的情緒也是應該的,但考試后在一段時間里將學習拋到九霄 云外,對考試也不做任何分析也未免有些“瀟灑”過頭了。考試后可結合試卷,對自己平時的復習目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進行分析。
四、多角度看名次,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
如果每個人都還想保持原來在班上的名次是不可能的,不是進步就是退步了。尤其是一些總是排在后面的同學,很少體驗到成功的感覺。這時就需要每個人都要 理智。排在最前面的人、排在后面的人都要對多角度看名次,因此還要對自己縱向比較一下,自己是否進步了,掌握的知識是否更多了。不要將自己的目光只放在眼 前的名次上,否則就很難繼續進步,有些人可能還要盲目樂觀,一點點退步。
五、正視現實
如果這次考試失敗,無論你再傷心、再痛苦、再后悔,它都已經成為現實,因此,你就應該勇敢地正視現實、面對現實,并想法去接受它、適應它。然后像方法二方法三中所講的分析原因,對癥下藥。發生的就在面對,重要的是在以后的考試中能夠吸取經驗和教訓。
六、制訂可行的計劃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一次失敗并不代表什么。調整好心態后,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訂一個可行的計劃,安排好下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在制訂計劃時不 能急于求成,一步登天,要有短期的目標,能使自己有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習、考試的信心。每個人都有一個“最近發展區”,如果我們將自己確定的目標于 “最近發展區”,那么經過我們努力,這個目標就會實現。如果我們將目標確定太高或太低,就會失去目標與計劃的實際意義。
考試后綜合征的常見癥狀:
過度玩樂
“做不用動腦的事情。”這是絕大部分考生的考后愿望。考生往往認為,苦讀12年,現在終于可以放松了。于是,看影碟、打游戲、上網聊天……一玩就是一通宵。一些考生甚至顛倒了生物鐘,養成白天睡覺、晚上玩樂的不良習慣。而家長也認為該讓孩子好好放松一下,疏于對孩子的管教。
高考后到大學開學有近3個月的假期,考生若放縱玩樂、不講節制,會造成身心疲勞、影響健康。而且放松太久,上大學后在短期內也難以適應緊張的學習,影響大學生活。建議考生在考后先徹底放松兩天,然后給自己擬一個假期計劃,平時的作息安排不要過于紊亂,切忌“黑白”顛倒。考生可利用長假做一些以前較感興趣又沒時間做的事,比如游泳鍛煉、練習烹飪、跳跳健美操等。
失意沮喪
一些考生在考前對自己抱以較高的希望,但由于考場發揮失常,怕被理想的大學拒之門外,覺得愧對父母。考后,此類考生往往情緒低落、沮喪自責,整天在家胡思亂想,不愿與親朋好友接觸、也不愿出門。
考生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客觀對待高考的成敗得失,不吃“后悔藥”。建議考生采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可以多參加集體活動,通過愉快的活動來擺脫消極情緒的困擾;也可以選擇外出旅游,在自然風光中放松心情。
暴飲暴食
往年高考后都有考生因暴飲暴食引發腸胃炎,一些考生由于高考前對生冷食品比較忌口,考后會放開肚子大吃冷飲,也有考生因在聚餐時飲酒過量被送進醫院治療。
高考后的飲食要有節制,切忌暴飲暴食;聚餐時要注意飲食衛生,特別是男生喝酒別“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