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柱的表面積課堂實錄
課堂實錄就是指對一節課的師生活動進行實時記錄所記錄下來的東西。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圓柱的表面積課堂實錄,希望能幫助到你!
【教學內容】蘇教版蘇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P13和P14
預習設計說明:
學生對圓柱表面的組成部分,圓柱側面和底面之間關系,如果能理清楚,圓柱表面積計算就不成問題。關鍵是如何讓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圓柱側面和底面的之間的關系。我的預習設計是通過操作成功的圍出一個圓柱。在操作中不斷的調整方向,找到圓柱體側面邊長和底面圓周長之間的關系,從而成功的圍出圓柱體。圍出了圓柱體,圓柱體表面積計算也就迎刃而解了。而這個“圍圓柱體”的過程,是不適合在課堂上做的,一是會受到別的同學的干擾和影響,二是不同程度的學生所花時間不同。
【預習設計】
操作一:先畫出一組圖形(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形),剪下看是否能圍成一個圓柱體。
(把你剪下來的圖形一組一組用信封裝好帶來學校)
操作二:重復操作一,直到能圍成一個圓柱體。
(能圍得成圓柱體的一組單獨用信封裝好帶來學校)
思考1、你畫的長方形和圓形需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圍成一個圓柱體?
思考2、推導出圓柱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要寫出詳細的過程,思路)
通過今天的操作與思考,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過程】
一、課前自學(略)
二、集體交流: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可以帶上自己的材料一邊操作演示一邊講。
師:在昨天的操作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嗎?你是怎么解決的?
生1:好難圍。
生2:我第一次隨便畫的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形,發現根本沒辦法圍成圓柱。后來我就先畫好兩個圓形,然后用長方形的紙片去圍,把長方形紙片多出來的部分剪掉,就圍出來了。
師:還有誰想說說?
生3:(一邊操作一邊講)圍之前得要想想,是固定長方形的長和寬,還是固定底面的圓半徑。我試過,固定長和寬的話,調整圓半徑就很難,計算也負責。所以我就固定圓半徑,然后調整長方形的長。
師:同學們昨天操作的時候一定是動了一翻腦筋,都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操作中不斷的思考和調整從而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的前進。
三、分組討論和匯報:解決“長方形和圓形需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圍成一個圓柱體”
師:小組討論,長方形和圓形需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圍成一個圓柱體?長方形的長和寬以及圓形的半徑分別對應圓柱的什么?
生1:長方形的一條邊和圓形的周長相等。
師:還有補充的嗎?
生2:長方形的另一條邊就是圓柱的高。圓形的半徑就是圓柱地面的半徑,長方形的一條邊就是底面圓的周長。
四、調整和修改 ,完成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
根據剛剛的討論交流和匯報,請再把自己的圓柱體表面積公式進行調整和修改。
五、練習鞏固
完成課本P14做一做
教學反思:
通過動手操作“圍一個圓柱”,主動尋求圓柱側面和圓柱底面之間的關系。從而獲得圓柱對圓柱表面積的深刻認識,然后再得出表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在操作的時候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基本的活動體驗的同時,離目標也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