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前兒童繪畫題材的選擇
學前兒童繪畫題材的選擇
孩子們最初涉足美術時,在為他們選擇題材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這一題材對孩子的意義有多大。孩子在美術活動中沉浸得越深、投入得精力越多,使他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了解就越深,他的感官功能也就發揮得越好,這個美術活動對他也就更有意義了。
培養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認識,可以作為主要的題材之一。正如我們提到過的,孩子最早開始畫的東西往往是一個腦袋加上一雙腳構成的人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人始終處于他繪畫興趣的中心位置。當然他畫的對象不會是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也不會是阿爾卑斯山上的瑞士孩子,而是自己的家庭,特別是他自己。他的人物畫往往突出強調某個身體部位,如“我摔痛了腿”、“我的鼻子不通氣”、“我的肚子疼”、“我在刷牙”等等。有些題材同身體的`關聯很大,如“我在喝奶”、“我去看病”、“我在吃早餐”等等。但只提供一個題材是不夠的,要誘導孩子們表現更多的細節。
家庭也是個很好的題材。通過畫爸爸、媽媽,甚至家里的小貓,可以增加孩子對家庭紐帶的認識。穿衣服、穿鞋、房屋、超級市場購物,都是認識環境的好題材。另外,“我在地上爬”、“我站在桌子上”一類的題材,有助于孩子認識自己同空間、物體的關系。
孩子們往往在無需誘導、鼓勵的情況下自己發現有意義的題材。每個幼兒園老師都知道,如果哪個小朋友家里的貓生了小貓,馬上會成為全班的頭號新聞。孩子們應該得到充分的機會在紙面上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情緒。“第一場冬雪”、“暴風雨”、“節日就要到來”、“失火”一類的題材孩子們是不會忽視的。有的題材適合于特別的孩子,有些則適合于任何年齡的孩子,如“姑姑給我買了一個洋娃娃”、“我的新衣服”等等。當孩子們急于表達自己的時候,不要在時間和題材上限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