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肖復興伯伯是活躍在當今文壇的著名作家。《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說的是他回憶少年時代受到葉圣陶先生的關懷教導,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事。課文借物喻人,感人至深。
課文開頭寫了“我”的一篇作文在征文比賽中獲了獎,事后得知是經過文學界前輩葉圣陶先生的修改才得以獲獎的,這使“我”十分激動。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段心理活動寫得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這使“我”認識到,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作者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說明葉老對一名中學生的作文作了細致的修改,付出了許多心血,因而使“我”十分感激。當“我”到了家里,拿出原稿與修改稿作了對照,看到較多地方葉老作了改動,甚至連一個動詞也不放過,可見他改稿的認真、細致,也反映出葉老對下一代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感到無比溫暖。特別是作文后面的那段評語,是葉老對下一代的熱情指點鼓勵,使作者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作者到葉老家里做客,見葉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談起寫作,葉圣陶先生沒有向“我”傳授什么秘訣,而是問及學習成績、讀書的情況和正確的寫作方法。“我”不但學到了如何作文的方法,更學到了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葉老就像那“綠綠的爬山虎”一樣,讓人感到可親可愛。
【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材理解】相關文章: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作文03-08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07-09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05-04
關于《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優秀教學設計07-04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5篇05-28
有關《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課堂教學實錄07-03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師評課稿03-08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7-04
《坐井觀天》教材理解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