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課堂實錄
教學準備:
食鹽、小勺、筷子、燒杯、水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同學的實驗動手能力,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食鹽是有限的,初步形成飽和溶液的概念。
教學過程:
師:(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勺鹽倒入杯中并攪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攪拌之后會出現什么現象?
生:鹽會溶解了。
師:(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勺鹽并攪拌)那再放入這勺鹽攪拌后會有什么現象?
生:鹽還會溶解了。
師:那我不停地往里面放鹽,不停地攪拌,鹽會不時地溶解嗎?
生:不會吧。
(食鹽在水里能無限溶解嗎?這是同學們在觀察了食鹽在水中的溶解現象,探究過食鹽在水中怎樣溶解得快之后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我在本課的一開始就創設了提出這一問題的情境,在操作過程中自然提出了這一問題。)
師:那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鹽。假如讓你們研究這個問題,你打算怎么做呢?
生:我先找一個杯子,在里面倒入一杯水,然后一勺一勺地往里面放鹽,每放一勺后就攪拌直到鹽全部溶解了,再放下一勺,等到放進去的鹽怎么攪拌也不能溶解了,就行了。然后數一數一共放了幾勺鹽。就是這杯水能溶解的鹽。
師:你們同意他的研究方案嗎?你們有沒有補充或者你認為他哪里做的不好,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比他的方案更好?現在小組討論幾分鐘,然后告訴我你們的討論結果。
(小組討論)
(開展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鹽的研究活動,首先應讓同學充沛地討論,以明確研究的方法和目標,這些問題都是會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這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
生:首先應該確定水量,一杯水是多少水呢,杯大杯小、一個杯中水多水少用鹽量都會不一樣。
師:說得很好,那你們認為取多少水比較合適呢。
生:取100毫升。
生:取150毫升。
生:取200毫升。
師:大家說得都行。那我們只取50毫升水為規范行不行?為什么?
生:50毫升水少用的鹽也少,省鹽。
生:這樣還省時間。
師:是的,那我們知道了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鹽,能不能算出100毫升、2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鹽呢?
生:能。用乘法就行了。
師:接下來還有哪兒需要補充?
生:用勺子來量溶解了多少鹽也不夠準確,有的組勺子大,有的組勺子小,再說每個人每次取的鹽也不可能相同,最后的結果也不好比較。我們認為可以用用了多少克鹽來計算。
師:說得更準確了。現在又說到了計算的問題,那么怎樣才干算出用了多少克鹽呢,該怎樣做呢,看誰想出的方法多。
生:可以把每一勺鹽的重量稱出來,最后再把這些鹽的重量加起來,就是總共鹽的重量。
生:還可以先稱出一勺鹽的重量,以后每一次差不多都放這么多鹽,最后數一數一共放了幾勺鹽,用一勺鹽的重量乘以放了的次數,就是總共鹽的重量。
生:可以把我們總共的鹽稱一稱是多少,等水不能再溶解鹽后,再把剩下的鹽稱一稱,用兩次的重量相減,差就是水里能溶解的鹽的重量。
生:先把燒杯和水稱一稱,看一共是多少克,然后開始放鹽直到不能再溶解了,再把燒杯和水放到天平上稱一稱,用第二次的重量減去第一次的重量,就是放進去的鹽的重量了。
師:大家真聰明,想出來的方法真多,那哪一種方法更好呢?
生:第三種和第四種方法好些。第一種方法太費事了,第二種又不太準確,不能保證每勺都取那么多鹽。
(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求得解,在算法上我不求同一,給同學選擇的機會,以培養同學的發散思維,開擴同學的思路。)
師:這四種計算方法大家可以在做實驗的時候自身選擇。在做實驗的時候還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
生:在放鹽的時候要等每一勺全部溶解完之后再放下一勺。
生:要一點一點放鹽,不能一下子放太多了,要不就有可能有太多的鹽沉在杯底化不了,結果就不準確了。
生:鹽不能灑了,這樣會不準的。
生:杯子里的水也不能灑了,否則也會影響結果。
生:稱重量的時候要準確,不能稱錯了。
師:大家想得真細,那么在做實驗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這些方面,使結果盡量準確。做實驗的時候還要注意到小組分工合作,各干各的才不會出錯,每個小組還要制定出自身的研究計劃,寫出研究結果。并記錄下你們在實驗中有什么新的發現。做完的小組把你們的實驗結果寫在黑板上,老師為大家提供了天平和燒杯,下面開始做實驗吧。
(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我對于同學在實驗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不夠,而同學還缺乏實驗的經驗,結果實驗混亂,出現的誤差大,小組分工也不好,實驗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于是在第二堂課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強調了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實驗紀律,并指導同學把提出的問題細化為可操作和進行研究的問題,以和圍繞研究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結果進行起來要比第一節課效率高,效果好。)
(同學開始量水,稱鹽,各自做實驗,教師去各小組指導。)
總結:最多的組溶解了19克鹽;最少的組溶解了9克鹽;大多數組溶解了15或14克。
師:大家的結果都不太相同,發生不同的原因也很多,比方大家前面提到的原因,還有就是取的水不太準和用天平稱的不太準,大家要吸取經驗,爭取以后做同類的實驗時,不再犯這樣的毛病了。
師:像大家現在做好的鹽水這樣,已經不能再溶解鹽了的溶液叫做飽和溶液。下課。
(研究結束,同學不只知道了自身小組的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鹽,還應關注其他小組的研究結果。由于時間的關系,對于各組的研究結果討論的時間太少,分析不到位,不能讓同學自身充沛找出實驗勝利或者是失敗的原因。應指導同學做好每一次實驗的總結,以不時提高同學的動手能力。)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實驗課,能讓同學充沛動腦和動手的課。在開始教學的時候,我忽視了強調實驗中的注意事項這一環節,以致于同學在做實驗的時候非常混亂,實驗結果誤差也很大。在后來的課上我就盡量做好實驗前的強調工作,如怎樣減小誤差等,同學聽后,在實驗中就能注意到,實驗效果也好些。同學在做實驗到后期時耐心就大大減少了,開始還能一點一點地放鹽,到后來就一下放很多鹽,結果就有很多鹽沉在杯底,溶解不了,造成誤差。由于只為同學提供了一架天平,而同學使用天平還很不熟練,為了節省時間,所以稱量這一環節大局部由老師代勞了,使同學失去了練習的機會,以后應讓同學能自身做的就自身來獨立完成,提高同學自身動手的能力。
總的來說,同學比較喜歡上這堂課,也能積極投入到課堂中,體現了同學的自主性。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教學反思07-03
學問藏在一杯水里作文06-07
我能漲多少工資?07-12
我的工資能漲多少?07-14
華為市值能達到多少?07-11
汽車涉水險能賠付多少07-04
萬科A最近能漲到多少?07-10
年終獎:一杯酒500元喝多少給多少07-12
失業保險金能拿到多少 ?07-13
北京華為月薪能多少?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