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四年級音樂下冊雨中曲
核心提示:本課以雨中嬉戲、踢踏舞為整個教學主線,貫穿全部課導本課以雨中嬉戲、踢踏舞為整個教學主線,貫穿全部課導入時,我先讓學生復習上節課所學歌曲《雨中》,再讓學生感受用“聲勢”表現踩雨、戲水、雨中嬉戲時快樂喜悅...
本課以雨中嬉戲、踢踏舞為整個教學主線,貫穿全部課導本課以雨中嬉戲、踢踏舞為整個教學主線,貫穿全部課導入時,我先讓學生復習上節課所學歌曲《雨中》,再讓學生感受用“聲勢”表現踩雨、戲水、雨中嬉戲時快樂喜悅的心情,初步了解踢踏舞的特點:音樂輕快,舞態變化多姿,表現力特別強。
接下來在新課教授中,我從節奏、識譜、誦讀歌詞、學唱歌曲、歌表演等環節入手。重點抓住幾個象聲詞“噼啪噼啪”、“踢踏踢踏”,讓學生展開想象,說說那是什么聲音,有的說是下雨的聲音,有的說是踩雨的聲音;充分想象在雨中嬉戲玩耍的情景,而后引導到山里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在雨中奔跑趕去學校上學的情景。在后來演唱到這些象聲詞時孩子們就會主動的用活潑、跳躍、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在學會歌曲之后我設計了一些簡單的踢踏舞動作,讓學生邊唱邊跳,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拓展方面也是圍繞“雨”展開的,在欣賞廣東民歌《落水天》時,悲傷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新舊社會的不同。
這是我的一節組內研究課,課前我進行了認真的備課,并作了精心的準備。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呈現著較多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例如:“聲勢練習”“識譜練習”“模唱練習”等學生完成的都很順利。在本次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們也都表現出了較高的樂意學習的積極性,回答、討論積極,而且正確率較高,就當難點部分也很快自主學會,歌曲教學中幾乎不費力的進行完。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容量有點多,時間有點緊。基礎知識訓練部分用時過長,歌曲欣賞部分未能完全展開,挖掘的不夠深刻。本人將反復推敲,總結經驗,修改好教案。
【四年級音樂下冊雨中曲】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總結05-22
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06-29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音樂說課10-14
四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04-29
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總結02-25
音樂下冊工作總結04-09
人教版音樂下冊教學設計05-07
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優秀10-30
人音版音樂四年級下冊教案11-05
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工作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