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筑系優秀論文
摘 要:針對煙臺大學建筑系建筑學專業學生基礎現狀,明確以現代主義建筑思想作為建筑設計教學指導理念,文章提出建筑設計入門的五個目標,并通過一列類的課程設計強化培養學生基于功能、環境、技術等建筑本體要素進行建筑設計的觀念和理性的設計方法。
一、高校建筑系三年級“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的建筑類型呢?
這是全國建筑學專業教學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傳統的高校建筑系三年級“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將課程題。另外,快速設計仍舊是當前我國一種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式,定位為能力提高階段,通過涵蓋盡可能多的建筑類型,依據建筑因此傳統的只有單一能力訓練的建筑設計課程設置很難適應社規模和技術復雜程度安排教學順序。這種類型式設計教學在中會發展的需求。國高校實行了幾十年,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和教案,成功地培二、教學探索養出了一批批建筑設計人才。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新的建筑類針對以上建筑設計課教學面臨的問題,遼寧科技大學建筑型還會不斷地涌現,我們的建筑設計課如何能夠涵蓋如此之多系在三年級“建筑設計”系列課的設置模式、教學模塊、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嘗試。
(一)教學模式探索
1.設置依據,F代主義認為建筑設計思維就是一種解題過程。因此,教設計的重點就是在教這種解題過程和從這過程中產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法。而之所以能夠進行建筑設計教學的邏輯基礎就是必須假定這種解題過程產生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方法是可教的;谝陨蟽牲c,將原來“類型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專題式”教學模式成為可能。
2.快慢題并舉的教學模式。將建筑系三年級“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分為“慢題”和“快題”兩個部分。(1)“慢題”設置模式——專題式。即運用8周教學周完成的設計題目,由一組具有相同教學目的又具有各自階段性的建筑設計課題構成。每個階段建筑設計課題重點解決一種建筑問題,把傳統的類型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專題式教學模式,解決傳統教學涵蓋量不足難以適應社會進步發展要求的問題。(2)“快題”設置模式——階段式。這是指運用2~8小時完成的設計題目,題目設置分四個階段,難度逐漸增加,使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較好地完成單體建筑的概念設計,解決學生初次接觸快速設計難以適應問題。
(二)教學內容探索
1.“慢題”教學內容設置。首先,設置順序的確定。三年級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已經經歷了若干嘗試性的建筑設計訓練,具有一定的設計經驗,可是這種經驗仍舊是感性的或者說是模糊的,而現代建筑設計應該是建筑師的理性創作過程。依據思維科學和認知心理學并結合建筑設計的過程,可以建構出如圖所示的設計思維功能模型。其次,教學內容的確定。主“慢題”要包括:(1)建筑設計與設計方法專題訓練。這主要是加強學生對建筑設計的工作與研究方法的學習與掌握,有利于學生邏輯思考習慣的培養與養成。(2)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專題訓練。要求學生加強環境意識,掌握景觀環境設計的要點與方法,強調設計中新建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關系的處理,加深學生對目前建筑界所關心的環境問題的了解,并提出解決設想。(3)建筑設計與人文環境專題訓練。要求在基本掌握一般設計方法的基礎上,開發貫穿自己的創意,融入城市文脈的基本設計思想和理念,了解和加深場所再現的設計理念,從而形成具有鮮明文化內涵和標志感的風格特色。(4)建筑設計與相關技術專題訓練。要求學生在設計中,進行建筑的物理環境設計,增強運用建筑技術手段解決切實問題的能力,注重建筑設計的科學性。其中,體會建筑的科學性是重點。
2.“快題”“快題”如圖2所教學內容設置。首先,設置框架其次,各階段操作要點。(1)繪圖速度訓練階段。該階段著重培養快速設計的制圖速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能夠臨摹一定規模的中小型建筑設計圖紙內容。該階段應嚴格強調快速設計的時間限定,如有必要可以根據情況重復進行。(2)速度與技法訓練階段。該階段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默背相應時間段的“慢題”設計內容,同時手腦并用熟練掌握快速設計的表達技法。教師應重點強調“默背”堅決杜絕臨摹及快速設計的時間性。(3)引入部分設計內容的快速設計訓練。該階段要求學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與“慢題”類型相同的建筑設計內容,主要訓練學生在較短時間里迅速解決部分設計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著重強調方案設計與制圖表達的時間分配。(4)快速設計訓練。經過前三個階段的分項訓練,學生基本能夠進行完整的快速設計訓練,本階段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2000~3000平方米的中小型建筑新題設計,圖紙內容齊全,表達方法成熟有一定效果。
(三)教學方法探索
首先,調研階段——自主。以學生自主調研為主,教師規范講解為輔,前沿專題講座為補,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可以查缺補漏由教師補充其理論及知識面的不足。其次,草圖階段——平等。在注重師生平等交流與生生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側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個性,適當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最后,評圖階段——公平。合班評圖,共同參與,客觀公正,及時反饋。反饋形式為合班評圖與單班講圖并舉,細到每個學生每個問題。優秀的學生給予證書鼓勵并展出,以此帶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語
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課程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建筑設計”值得探討。對于建筑教育工作者來說,應始終以探索者的姿態,繼續前進,走出一條具有創新性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之路。
【建筑系優秀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系實訓報告12-01
建筑系自我鑒定06-16
初中數學建模優秀論文08-09
大學生建筑系簡歷08-13
建筑系學員實習報告范文06-22
建筑系自我鑒定5篇06-16
建筑系自我鑒定(5篇)06-16
大學生建筑系簡歷模板02-17
建筑系自我鑒定9篇02-10
建筑工程系個人總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