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涉及金融靠譜嗎?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涉及金融靠譜嗎,歡迎大家分享。
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的單位信貸投放成本高、效率低、目標不精確、無法批量獲得客戶,嚴重影響其從事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積極性。而互聯網金融公司高效、精準。劣勢的話,就是大家都擔心的安全可靠的問題吧,因為目前很多這樣的公司出現卷款跑路的問題,銀行至少不會。
以支付寶的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正日新月異改天換地改變國人的生活消費理財模式,銀行卡費事、錢包是多余,無現金支付已成為習慣。這得益于眾多互聯網公司的參與、助益與變革。
從BATJ四巨頭說起。最數卓的阿里巴巴,其螞蟻金服包括支付寶、芝麻信用、螞蟻財富、網商銀行、國泰產險、網金社和天弘基金,還有花唄、借唄消費金融業務,還參股了眾安保險。螞蟻金服在2017財年,利潤暴增86%,稅前利潤暴增達55.6億元。
微信也不示弱,繼旗下保險代理公司“微保”獲批之后,再度拿下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其騰安信息科技將以騰訊理財通平臺為基礎,開展獨立基金銷售業務。騰訊的金融業務包括:財付通、理財通、微黃金和騰訊征信,對外投資的金融機構包括:微眾銀行、眾安保險、和泰人壽。其中財付通從2015Q1到2017Q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在479.97%。
百度主攻在智能消費金融平臺方面,百度金融可授信賬戶數突破9000萬,智能財富管理平臺方面的潛在理財客戶數達到7000萬。整體上比阿里、騰訊明顯落后了一大截,在移動支付板塊只占有0.4%的份額。
京東在供應鏈金融、眾籌、保險、消費金融、證券、支付、農村金融、財富管理和金融科技九大領域實現布局,與數百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或業務合作。另外,網易、新浪、小米、滴滴、奇虎360、美團、攜程、搜狐、樂視、唯品會等知名互聯網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布局互聯網金融行業。
互聯網公司熱衷于金融業務得益于市場基礎、其先天優勢及對原有業務的促進作用三大方面。
第一,互聯網金融市場龐大
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7.8萬億,未來五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4.67%,到2020年預計將達43萬億。我國當前消費金融市場規模估計接近6萬億元,到2020年可超過12萬億元。
第二,互聯網公司擁有先天優勢
互聯網公司掌握著巨大的流量,許多公司都擁有強消費場景、用戶數量等先天優勢,還能實現獲客以及獲客成本的控制。這就能快速吸引大量用戶的關注,從而拉動用戶消費需求。對于習慣使用互聯網的用戶來說,互聯網金融更加簡單實用。
第三,可以促進原有業務的增長
金融業務可以為其他業務提供基本的金融支持,還能更好地拓展渠道,擴展業務,實現雙贏。僅京東白條上線半年就拉動月訂單數量增長33%。
然而,互聯網金融行業前景看似樂觀,但盲目入局并不見得是好事。
從2016年起,互聯網金融進入規范發展時期。隨后,國務院牽頭多部委開始進行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行動。支付寶、財付通被納入網聯平臺接受央行監管,余額寶上限降至10萬元,二維碼單次付款也被限制在500元以內。互聯網金融監管將更加嚴格,告別野蠻生長階段。
越來越多互聯網公司的入局帶來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加劇,一些缺少資質的中小平臺被迫關閉離場。而P2P行業洗牌最嚴重,累計出現問題平臺1397家,其中停業880家,轉型14家,剩余503家或跑路、或提現困難、或經偵介入。
盡管競爭激烈,生存下來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無一不是在擅長的垂直領域內發揮了自身的優勢,如滴滴的汽車金融、京東和唯品會的消費金融、百度的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市場激烈的競爭只會讓有優勢的企業更加凸顯優勢,市場從來只缺優秀。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涉及金融靠譜嗎?】相關文章:
關于職場靠譜的名言12-28
互聯網金融06-17
互聯網金融模式07-31
(經典)互聯網金融模式07-20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口號12-07
互聯網金融廣告標語12-02
互聯網金融平臺口號11-06
互聯網合適創業嗎?02-28
金融互聯網崗位職責02-22
互聯網金融宣傳語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