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領職業安全感危機解決辦法
職業顧問認為,缺乏職業安全感由以下五個因素造成:
一、失業恐懼。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還不算很久的網絡泡沫、 it業大裁員就讓從業者乃至“旁觀者”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失業恐懼,那些人們眼里曾經搶手的人才面臨著從未有過的不安全感。
二、無序恐懼。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多數人在職業中傾向于“求穩”,這是個“秩序情結”。而職場中的實際情況是競爭越來越激烈,那些有“秩序情結”的人會更加驚慌失措。當企業管理不善,分工不清,或者面臨新的重組和改革的時候,從業者都會產生不安全感。
三、缺乏歸屬感。人們總是希望和一個集體建立很密切的關系,渴望在這個集體中愛人與被愛。但是當對所在的組織缺乏信任的時候,當和組織價值觀不一致的時候,人們找不到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也缺乏職業的安全感。
四、尊嚴受到威脅。工作可能沒有增加信心,反而打擊了自尊心。企業領導的說話和行為方式,會讓你處于緊張、自責、被動的境地,這時候,也缺乏職業安全感。
五、可能面臨失敗。當你終于選定了一個項目,并為之努力,但是遇到了外界的各種干擾和風險,你意識到可能要面臨失敗的時候,也會產生強烈的職業不安全感。
職場--哪里最不安全?
調查顯示,職業危機感表現最為突出的是以 it行業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由于此行業可能繼續出現泡沫經濟,加上競爭的不斷擴大,使得從業人員的流動異常頻繁,居安思危成為每天的必備。這一行業的白領顯得特別辛苦,就是時下流行的“用電腦累了喝it茶”也解決不了白領的職業危機感,還是覺得累。
其次,是傳統制造業,主要是由于行業的調整、企業兼并等情況導致了大量被裁員的白領流入市場,而像這樣的企業重組將越來越深入到中國的大企業,也包括在中國的跨國外企,于是還沒經歷過這種行業振蕩的白領就有些心悸了。
職業安全感的缺乏是職業市場與職業人走向市場化的標志,作為一個市場的職業人,必須適應變化。而應對變化的過程,就是職業市場規范化的過程。市場要求的出現,使得再也沒有從小做到老的工作了。從個人角度上說,如果個人的知識結構變化了,自己也會主動要求職業的變化。
安全感危機解決方案
重新進行個人職業規劃--有兩件事情比較重要:
1.對自我進行評估的時候,要客觀地分析自己對于職業安全感的需求是否強烈,哪種安全感對自己更重要,避免在缺乏承受力和控制力的時候面對過于動蕩的環境;
2.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是否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措施。如儲備人際資源幫助自己,或者準備資金支持,或者提早準備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職業風險已經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得不承認,無序性和不確定性變成一個職業中的一部分,所以要主動地進行風險防范。
調動心理能量--缺乏安全感,也是缺乏信心和足夠的實力,這時候要做的事情不是長期的回避,而是調動自己的心理能量,并提高自己相應的能力。面對外來威脅的時候,對于外界和自己都有一些失控的感覺,首先你要打量一下內心,看看有哪些心理能量可以調動起來,敬業精神、犧牲精神、主人翁責任感、樂觀精神都是極其有價值的心理能量。面對無序恐懼的時候,你要加強自我管理和團隊管理能力;面臨失敗威脅的時候,你要提高各種資源調配的能力,還要提高減壓的能力。不管怎樣,安全感來自內在的實力,而實力是逐步積累的。
和不安全感“和睦相處”--安全感的缺失對于職業人來講好像是提心吊膽、疲憊的旅行,每天忙忙碌碌地奔波,但總是擔心著意外的事件出現,做著手頭的事情,腦海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壞消息,沒有享受、沒有興奮、沒有心情追求,這對于人的心理損耗以及職業發展都是非常有害的。所以,不論在思想和行動上,你要想辦法降低“不安全感”帶來的職業損耗。比如,缺乏職業安全感的時候,你可以強迫自己看清楚最壞的可能局面并勇敢地接受。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是與不安全感和睦相處。
【白領職業安全感危機解決辦法】相關文章:
職業安全感危機如何自救07-02
職業安全感危機該如何自救07-03
對于職業安全感危機該如何自救07-02
“白領中女”的心理危機07-12
職場中年女白領的健康危機07-03
職場白領,如何面對裁員危機?07-12
評論:甩掉危機,白領女性首選兼職07-10
白領職場危機感從何來?07-12
白領愛逞強心理危機多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