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體驗無手機課堂稱沒手機就像沒安全感
當下,當大學生沉迷于手機,微博互動持續升溫,空間動態火速更新……大學課堂越來越像教師的個人獨角戲。怎么讓大學生回歸課堂?日前,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發起了“無手機課堂”活動,要求學生上課時上交手機。有學生稱“沒手機就像沒安全感”。
上課前上交手機 學生稱沒手機沒安全感
據了解,西南大學“無手機課堂”活動從3月31日開始,目前只在食品科學學院12級與13級科工3班一共兩個班級開展。
“無手機課堂”是怎樣的?12級與13級科工3班班委每日會根據同學意愿從當天課程中選擇一門實行“無手機課堂”活動。當堂課前,由班委將大家的手機統一收集在盒子里保管。兩節課之間,學生可在存放處查看是否有遺漏信息,但不會發還。
12級科工3班班長王佳告訴記者,本周一(3月31日)晚上的食品微生物學課是第一次“無手機課堂”,全班24人都上交了手機。王佳說,當時大家都特別不習慣,很多人對手機產生依賴,手機對她自己來說也是安全感的存在。不只是王佳,不少學生表示,沒了手機就感覺沒了安全感,讓人很不自在。
“無手機課堂”實行4天效果好 學生意見不一
手機上交后的第一堂課,教室里沒有手機震動和鈴聲突然響起。
手機不在了,上課真的很難熬嗎?“其實經歷了‘無手機課堂’才感覺到手機并不是非有不可,一堂課下來并沒有緊急情況發生。沒有手機的時間可以做很多別的事,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王佳說。
目前,“無手機課堂”已經進入第4天,效果良好。“以前感覺沒意思的課,就會一直看手機。”12級科工3班的于博遠說:“剛開始大家都有些不適應,我也在想會不會有人給我發信息打電話,但后面就漸漸習慣了,大多數人的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課堂上。”
雖然“無手機課堂”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支持,但是也有學生認為這不科學。新聞傳播學院大一新生李琦就表示不能接受,“如果對課堂講的東西提不起興趣,一味坐在那里發呆或睡覺,還不如聯系朋友,看看新聞來得爽快。”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無手機課堂”,學生上課前需上交手機
老師:手機成溝通阻礙 自律性需靠環境控制
出游、班會、聚會,人人都是“手機控”,手機隱患不僅存在于學習方面,還存在于生活方面。在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12級輔導員韓笑看來,手機已成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阻礙,“其實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并無太大差別,關鍵在于學習態度。從手機入手,有利于改善學習效果。”
推行“無手機課堂”,韓笑表示,是因為很多人不能依靠自律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需要環境的強力控制。“無手機課堂”為學生提供了自律的環境,希望通過該活動可以改善手機對學生帶來的影響。
心理專家解讀:讓手機和安全感各自回歸
因為沒有手機就感覺沒了安全感的學生不在少數,而城市里流行的低頭族大多也有這樣的感覺。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說,安全感是人類很基礎的一種心理需要,手機和安全感捆綁在一起,是因為我們通過手機完成的事情越來越多,手機不在身邊總覺得會漏掉什么,但往往只是自己的“心理加工”帶來了這種擔心。
周小燕說,“無手機課堂”為的是讓學生專注課堂,如果可以借此養成不再依賴手機的習慣,不僅可以讓學生理性對待手機,還能增強學生自制力,讓手機回歸本來的輔助功能,安全感回歸到自身的心理建設,合理安排學習生活。
據悉,兩個試點班級目前是每天選一門學生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的課開展“無手機課堂”,清明節后,“無手機課堂”將會在整個學院推廣。
【學生體驗無手機課堂稱沒手機就像沒安全感】相關文章:
諾基亞5233手機沒信號怎么辦07-12
諾基亞XL手機體驗效果07-12
外3的孩子真的是沒家教,沒素養嗎?07-11
南匯沒家樂福?07-10
沃爾瑪開了沒?07-10
華為手機與小米手機的比較07-11
績效工資到手了沒?07-14
離職了,沒覺得輕松07-12
《沒談過戀愛》歌詞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