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子技術性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成效分析論文
【摘 要】按照電子產品設計開發、生產、技術服務流程,采用企業當前主流生產性設備和自主開發的先進虛擬仿真軟件,虛擬現實與真實產品生產結合,開發基于真實產品的實訓項目教學資源,建成了“虛實結合、系列化功能”的共享型實訓基地,滿足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產品研發與生產四大功能需求。
關鍵詞“虛實結合、系列化功能”;共享型實訓基地
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從“生產制造”到“制造、研發、服務”、發展方式從規模型到創新效益型的轉型升級,嵌入式技術、傳感器技術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需要大批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基于上述背景,按照電子產品設計開發、生產、技術服務流程,采用企業當前主流生產性設備和自主開發的先進虛擬仿真軟件,虛擬現實與真實產品生產結合,開發基于真實產品的實訓項目教學資源,滿足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產品研發與生產四大功能需求的共享型實訓基地[1-4]。
1 形成了“公司+車間”的實訓基地模式
按照電子產品設計開發、生產、技術服務流程,建成電工電子基礎實訓中心、電子產品生產實訓中心、電子產品研發與技術應用中心、軌道交通裝備綜合實訓中心、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等“五大中心”,形成“公司+車間”的實訓基地模式。
2 校企共建了“虛實結合、系列化功能”共享型實訓基地
與上海ABB、蘇州博眾合作,新建了國內一流的自動化綜合與工業機器人實訓室;與南海益晶合作在校內新建了能進行工業級半導體芯片精密測試、電子產品批量生產的電子產品檢測與組裝車間(校中廠);與珠海偉創力科技公司合作建設了國內一流的能進行電子產品手工焊接與調試的SMT焊接實訓室;與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了 “AGV機器人應用中心”實訓室;新建了機車車輛電氣裝置檢測實訓室和3D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與INTEL公司合作改擴建了能進行CPLD/FPGA電子自動化設計的Altera聯合實驗室(EDA技術應用中心);與TI公司合作改擴建單片機聯合實驗室;與長沙科瑞特電子有限公司及蘇州瑞蘇電子有限公司合作;改擴建PCB制圖制版實訓室;改擴建ST聯合實驗室(嵌入式技術應用中心)。
3 實施了“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基于項目、產品、服務綜合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運行模式, 實現“管理企業化、人員職業化”
把企業 “精益生產”的先進管理理念、和“6S”等現場管理方法與“博采眾長、贏向未來”等職業文化引入到基地。在學校的統一管理下,實施以“裝備制造業專業(群)+基于項目、產品、服務綜合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運作模式,協調做好教學、生產、培訓、鑒定和技術服務工作。在真實的車間和技術中心中以乒羽比賽計分器等實際產品的設計開發為載體,學生在“車間、中心”中做產品、搞項目,實施生產性的項目化教學,實行“管理企業化、人員職業化”;按照企業、行業標準,結合教學要求,形成生產性實習、實訓項目化、模塊化教學、培訓標準,規范實習實訓教學實施過程與考核評價。近三年來,開展中高職院校的骨干師資培訓、教學技能培訓、新技術培訓、企業培訓等各類培訓班22個, 達3981人次。校企共同完成等《可調30V、5A直流穩壓電源實訓裝置》等技術服務22項,各類經費到賬198萬元,獲得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
4 體會與思考
建立良性循環體系是校企合作持續發展與深化的關鍵:學校和企業通過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室、共享教學資源等方式,實現“雙主體育人”,為企業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企業通過提供“頂崗實習”與“就業”機會的方式,檢驗評價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只有學校的培養質量獲得企業的認可,企業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人才培養的各方面,真正實現“雙主體育人”,最終形成良性循環體系。而保障良性循環體系運行的關鍵是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機制和制度。
【參考文獻】
[1]謝永超.“公司型”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科技廣場,2013(8).
[2]謝永超.高職院校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建設初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6(2).
[3]唐亞平.基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視閾的專業課程體系開發——以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7).
[4]康亞,王建勇,等.電子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電子制作,2016(10).
【電子技術性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成效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微電子技術實訓平臺建設與實踐探索論文07-04
基于網絡的證券與期貨專業開放式綜合實訓平臺建設研究分析論文07-03
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報告02-21
電子商務網站建設實訓總結07-10
服裝設計專業工廠化實訓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7-03
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報告(11篇)04-01
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報告11篇02-22
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條件建設總結11-18
專業實訓心得04-24
電子技術實訓報告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