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今天,我們怎么研究語文考試測驗
Aimin:在“人教論壇”上看到一位網友對自己孩子進中學后,因為一位自以為能夠出一份嚇退學生的“卷子”而自豪的老師的一次語文測驗,而對語文失去信心的帖子,心情十分沉重!
在參加15日k12聊天室關于“怎樣講評試卷”的討論之后,我感到非常沉重!
我們總是說:中考高考的指揮棒,遏制了語文教學!但是各位是否想過,“中考”“高考”,畢竟只是“終結性考試”,對于學生來講只是一個學段學習的總結。盡管我們的“中高考”試題離開科學有效還有不少距離,但畢竟是許多專家努力的結果。而我們的孩子,經常遇到的,卻是我們老師們的“杰作”。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以下這些現象沒有--
為什么我們的“試卷講評”效果不佳?
為什么我們“試卷講評”中提醒學生的問題,常常一犯再犯?
為什么我們的領導、校長來聽“試卷講評”課總是不滿意?
為什么我們的老師總感到對“試卷講評”常常束手無策?
……
在和一些網友的接觸中,我突然很悲哀的發現一個現實:
我們的語文老師不知道怎么分析試卷!
甚至不知道一些出卷的基本常識!--甚至連“雙向細目表”之類也從未聽說過!
因而,當考試完畢,需要分析試卷時,往往只能依托“標準答案”來進行,抓不住“牛鼻子”!說的更直接了當一點:老師其實自己也未必知道學生的回答“為什么答對”“為什么錯了”,所以,怎么講評的好呢?
再退一步講:我們的老師甚至對這份試卷是不是好,答案對不對都未必說得清楚,又怎么能做好“講評”呢?
當“習題集”在書店里泛濫成災之時,大家不知是否觀察到這樣一個事實:我們老師的“命題能力”嚴重退化!!
觀察我們身邊許多老師的“出卷命題”,常常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盲目的判斷:“這些題是好學生做的”“那些題則是中等生做的”,但究竟為什么這樣,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把“出一份能把學生嚇退”的卷子作為自己“水平”而沾沾自喜。
在這樣的“試卷”面前,請問:我們的語文又怎么能擺脫無奈呢?
所以,我們要研究教學,但是我們也應該研究考試--不是那種“猜題式”的研究,而是要學一點“教育評價和測量”的常識,真正對語文究竟怎么考有所了解,這樣才有可能擺脫“考試指揮棒”的指揮,將“語文素養”的提升和“應試”有機的組合起來!
云中白鶴:所以,我們要研究教學,但是我們也應該研究考試--不是那種“猜題式”的研究,而是要學一點“教育評價和測量”的常識,真正對語文究竟怎么考有所了解,這樣才有可能擺脫“考試指揮棒”的指揮,將“語文素養”的提升和“應試”有機的組合起來!
有份量的言辭!
透明的藍:置頂討論吧。
陳金海:學一點“教育評價和測量”的常識,對語文教師來說,實在是一項基本功。
陳金海:今天,我們怎么研究語文考試?
作為一線教師,我想:
第一,為什么要組織學生參加語文考試?語文考試或測驗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好好認識一番!!親身的經驗似乎在昭示我,很多情況下,語文考試測驗已經喪失了它的教學功能。
第二,平時測驗與考試,跟中高考之語文考試的區別何在?也是不能被漠視的。
第三,每次考試,“上面派來”或“學校領導搞來”的試卷,那些題目,到底是檢查什么的?為什么要考“那一點”而不考“這一點”?我常常想從題目去揣度命題人的語文教學思想、考試意識——因為被無形的手不經意剝奪檢測、評定學生學業的職權,時間也不短了,所以在考試或測驗的研究上,遲鈍、麻木,所以,奪回本該屬于自己的權利,先得有掌控檢測語文學習質量的內力。
【今天,我們怎么研究語文考試測驗】相關文章:
今天考試了02-25
關于語文考試的總結怎么寫04-04
測驗之后作文06-12
今天運氣怎么這么好作文06-12
語文考試反思300字的作文怎么寫07-06
《家教現場:今天我們怎樣做父母》07-11
五四演講:今天在我們手中【熱門】07-05
我們網站怎么了?07-14
今天的四級考試散文07-03
精選今天考試作文三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