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與課改共成長課堂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門應該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課堂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的精彩。
新的語文教學要求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同學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以往的做法上進一步伐整。準備做到以下幾點:
1,實行民主教學,優化創新環境。
教師要始終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生長中的同學教師要始終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生長中的同學。不但尊重他們含苞欲放的思想,情感和志趣,也尊重其各不重復的個性,可愛的單純和爛漫的天真;不但尊重他們與自身和諧的求同思維,也尊重其敏銳有余而又幼稚缺乏的求異思維。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動身,把同學當成受教育主體,與之同呼吸,共悲歡,一起品嘗求知的艱辛和幸福。這種和諧的氛圍正是一系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順利發展的最佳環境。同學置身于這種民主氣氛濃厚的課堂,就如同種子得到適宜的溫床,主體意識被催生勃發,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心理潛能隨之釋放,發明性思維也應運而生。
2,加強博覽培養,強化創新訓練。
授之以方法,讀活每篇文章。巧于發問設題,訓練研討有序。而發明性思維的萌芽正是從提問開始。
3,精心設置寫作訓練,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
學習典范文章或段落,學有所得,進行仿寫,舊瓶裝新酒,既掌握行文技巧,又寫出新意,語言與思維同步發展。
4,多方開辟創新思維的活動空間。
教師設計了豐富的思維訓練,但假如不教會同學如何獨立開啟發明思維,仍達不到目的。因此,必需教會同學如何去思維,讓他們"下海"埔魚。可進行如下嘗試:
賞粹(找出自身認為妙筆精華處,試說明);比較(還有什么與之相反或相近的內容);補白(考慮作者留下什么懸念空間,我可以補上什么,怎么補);置換(可否換上其他的資料,或增一個,或減一個);改序(可否重新組裝,重新排序);變向(看資料換個角度,方向,可否有新意);拾遺(還有什么沒有想到的觀點,知識);體驗(親自動手,刊物行不行)
在這些嘗試中,處處滲透創新新思維的運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的任何一種教學方式方法,只是一種新理念,一種新思維。這就要求我們更新觀念,換位考慮,精心設計,巧妙自制,但決不能割裂"教""學""創"之間的密切關系。
【 我與課改共成長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政治課改反思07-04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04-02
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反思教師課改反思10-10
初中語文課改反思與總結11-18
課改匯報材料05-25
課改專題:如何評課06-14
我與學校共成長的演講08-11
我與企業共成長美文07-05
我與學校共成長演講03-26
我與書籍共成長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