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研究論文
摘要:在我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對于繪畫基礎課程存在很大差異與分歧。藝術設計是一門專業性實用性很強的學科,由技術、藝術與科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繪畫基礎課不僅為純藝術類專業服務,還為其他藝術類專業服務。在藝術設計中開展繪畫基礎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能力,同時,繪畫基礎課也可以培養藝術家的修養。因此,主要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藝術設計;繪畫基礎;探討研究
繪畫基礎課通常主要是指美術專業課中的素描與色彩等造型課程。在以前的教學中通常是為純藝術而服務的,例如,專業的繪畫與雕塑等訓練,注重審美的表現力。因此,我國藝術設計專業中對繪畫基礎課存在著很大的分歧,說法不一。
一、藝術設計專業中繪畫基礎課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的藝術設計發展得十分迅速,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不同的學校對專業表達出的態度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藝術設計專業更是表現出不同的教學體系,也對教學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高校針對藝術設計專業提出自己的一套教學內容,主要是為了迎合社會的需求,學校與教師認為學生只要會“做”就可以,對其他的要求不是很高,認為學生只要可以運用計算機來進行制作就可以了。開設繪畫基礎課程在短期內很難看到成果,所以很多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甚至放棄繪畫基礎課。雖然有的高校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延用繪畫專業的教學體系,但是卻忽視了繪畫基礎課與藝術設計的聯系,這樣就會導致繪畫基礎課實施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學生學習起來興趣也不大,主動性不夠。另外還有些學校,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引入設計基礎課,例如,設計色彩、設計素描等來取代繪畫基礎課。總之,多數情況下還是認為繪畫基礎課是為純藝術服務的,對藝術設計教學沒有什么太大的幫助。
二、繪畫基礎課的特征
藝術設計教學中的繪畫基礎課主要是從具象的繪畫方式來進行的,進而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通過對客觀事物的塑造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主要是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抽象規律進而向圖形的設計過渡。在這個過程中就會使得學生具有一定的創造造型的能力,眼手更加協調。增加了學生對空間的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繪畫基礎課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它具有一定的教育、認識與審美的作用,它的價值是通過對精神的熏陶來進行培養的。繪畫基礎課的造型特征通過作者的情感來體現,重點強調的是藝術的審美特征。另外,繪畫基礎課也重視作者的感性認識,通過對外在的精神面貌與內在的特征來體現。繪畫基礎課也重視整體與內部的結構。但是藝術設計不僅僅強調繪畫基礎課的基本內容,例如明暗、透視等,更加強調理性與物質,這些是不能夠完全取代繪畫基礎課的。
三、藝術設計專業中開設繪畫基礎課的重要性
繪畫基礎課是以培養學生的感知與技能為目的的,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審美能力。藝術設計專業開展繪畫基礎課不僅是培養學生練就一手“好活”,同時也是希望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所以,開展繪畫基礎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1.繪畫基礎課培養藝術感覺一名好的藝術家都是需要有藝術感覺的思維,這種感覺不僅僅是純藝術的教育中心,同時也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中心。對感覺的培養不應該只停留在視覺的層面,而是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只有當我們很好地了解了一樣東西,才能更好地對它進行感覺,而繪畫基礎課就是對感知能力的培養,把感覺的東西放到理性上進行思考,這也就是思維能力。感覺是進行感知的前提條件,我們把感知到的東西用心體會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通過一定量的感受,我們最終就會有一定的感悟,把感悟到的內容表達出來就是藝術產品產生的過程,而且藝術設計也是這樣。如果說藝術感覺是藝術教育的中心,那么繪畫基礎課就是對藝術感覺培養的具體方式。2.繪畫基礎課培養審美能力對藝術人才的培養,其中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價值取向—審美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響藝術的表現。而在藝術設計專業中開展繪畫基礎課可以促進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學生在繪圖中,可以通過對構圖、色彩等造型元素的構建與思考,對客觀事物的表達進而完成對視覺形象的塑造。有的靈巧、有的注重色彩、有的注重空間等,經過長期的審美觀培養最終形成“修養”,從而滲透到設計過程中。
四、總結
在藝術設計專業中應該開設繪畫基礎課,畢竟藝術修養對一個設計師來說是相當的重要,同時繪畫基礎課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與審美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藝術設計論文07-28
陶藝與繪畫的融合論文07-04
藝術設計專業簡歷08-24
京派繪畫的優化與轉型論文07-03
藝術設計專業就業前景07-14
藝術設計專業申請介紹07-03
藝術設計專業實習報告02-21
國外繪畫空間的體現方式論文07-04
解讀藝術設計專業的就業前景07-14
藝術設計專業個人簡歷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