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復雜范式理論的廣告學課程體系研究論文
埃德加·莫蘭的復雜范式理論實現課程研究和實踐由簡化向復雜的范式轉變。從復雜范式的基本思想觀點出發,審視高校廣告學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依據復雜課程觀的特征,審視課程改革的復雜形態。以更加理性地研究改革,更為有效地實施改革,從而為高校課程體系優化提出發展路徑。
課程受當時由“泰羅主義”引發的“社會效率運動”的普泛影響與規約,課程在方法論上與生俱來地具有鮮明的簡化特征,研究范疇主要集中于對課程開發的規律、規則與程序的探討上,由此形成了作為常識性的、至今仍有廣泛影響的“簡化課程觀”。而新近有關由復雜性研究的興起而生發的“復雜課程觀”的建構,使得課程研究自省到僅用一種簡化、線性、確定的傳統范式對課程現實進行描述和解釋,最終結果只會為其理論添上保守主義、科學主義等頭銜。復雜范式是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蘭在《方法》一書中首創的概念,旨在批判西方傳統社會割裂、簡約各門學科的思維模式,通過闡述現實的復雜性,尋求建立一種能夠將各種知識融通的復雜思維方式。復雜范式理論,包括整體小于部分之和原則、非線性發展現象以及立足于“此時此地”的主體觀。復雜范式理論啟示我們,縱使普遍規律,簡單化原則、統一性主宰著整個科學發展的歷史,但它卻不足以概括現象的極端多樣性和世界的隨機的變化。這種多樣性和隨機的變化要求我們的認識范式,既實現分解,又實現連接,既看到整體的統一性,又看到屬于部分的自由度,既看到有序的現實性,又看到無序的創造性。
因此,復雜范式在課程領域中的引入,不僅是對常識性的簡化課程觀的消解,也為復雜課程觀的確立提供了契機。實現課程體系研究和實踐由簡化向復雜的范式轉變,已成為當代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
埃德加·莫蘭的復雜范式理論在廣告學課程體系中應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課程體系建構——整體“涌現”與部分“涌現”聯動
現實的復雜性及認識的復雜范式則要求解釋原則應摒棄僅從整體或部分的一種視角來認識事物,應該看到整體與部分之間關系的復雜性。其中,“整體小于部分之和”原則,即是對系統論中強調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原則的補充,他們同屬于整體與部分之間多重復雜關系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整體小于部分之和”原則指的是部分在從整體的組織所產生的約束作用下會喪失他們的某些品質或特性,或使這些品質或特性受到抑制。
近幾年,廣告行業大環境上的繁榮及需求刺激并推動了廣告教育業高速發展,25年內設立廣告專業的院校成幾何級數增長,使得廣告學專業是近年來中國高校中發展最迅猛的專業之一。但是。廣告學科本身所具有的綜合性、交叉性的特點是造成廣告學專業在“門類歸屬”、“學科定位”等方面的根本原因,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因此,國內重視學科生存、發展的研究與探索者逐漸增多;相關的學術研討會也相繼頻繁展開,國內外的專家和學者也就該問題提出了一定的積極而具有建設性之意見和建議。但上述相關研究大多側重于傳統高等教育體系下的寬泛的理論層面研究,而缺乏對所在省市的產業發展及特色上做針對性的研究;忽視發揮各個高校優長學科背景。造成辦學特別是地方院校辦學定位不準確,課程體系單一,課程設置不合理,從而造成人才培養與地方人才需求實際并不對應等問題。
因此,在學科專業日益分化的今天,中國高校的廣告學教育應根據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適當區分“原理”與“應用”,按照廣告類本科專業所在省市的經濟文化產業發展及院校長期形成的不同優長學科背景進行專業細分定位,發揮優勢與擅長,凸顯特色與風格之有效手段,才能為這一行業培養具有可塑性和發展潛力的“高等”人才。
二、課程體系實施——“預設”與“生成”并重
復雜科學理論認為,事物的變化充滿混沌性。混沌主要指確定性系統的內在隨機性。系統狀態可在上限范圍內任一時空下發生變化,形成一種無法預測、無法計算的“混亂”局面。這種混亂是在全局穩定前提下的局部混亂,不是真正的完全無條件的混亂。因此,這種確定系統內的隨機混亂就是混沌。在一個發展的復雜系統中,我們無法預測任一給定時刻的變化,無法預測這種變化何時發生,只知道它會發生。它具有隨機性,但是又體現出一定的確定性,是確定性系統的內在隨機性。
實踐證明,高等廣告學課程體系的實施同樣很難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原模原樣地得到貫徹落實,它總是不斷地被調整和更改的。塞勒指出教師最終實施的課程實際上要經過層層的篩選,并以它們是否符合教育期望,是否能為特定的學生所接受,以及是否具有特定的實施條件等作為課程抉擇的價值導向。也就是說課程體系實施的抉擇與實施教師已內化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智慧的積累有關,與課程實施的背景有關。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只有教師在選擇教學策略,并以課程計劃、課程目標作為它的依據時,課程才有可能得以實施。
所以,面對充滿不確定性和隨機性的復雜局面,高等廣告學課程體系的實施總是需要不斷做出變化和調整,不斷修訂課程或者不斷調整課程實施策略等其它方面因素,課程實施系統處于變化和動態的狀態。
三、課程體系發展——內部與外部兼顧
復雜科學理論認為,開放性是復雜事物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特征。開放性相對于封閉性而言的,所謂封閉性是一種孤立化的、割裂與其它事物聯系的存在孤立化和封閉化的事物易走向固步自封、忽視外界。高等廣告學課程體系實質上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而不是一個封閉的圈子,它在與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人等的相互作用中,時常發生信息的交流,不斷充實、更新著課程體系。高校課程體系的開放性,一方面。是由當代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文化發展而決定的,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知識的豐富要求高校課程體系保持開放的姿態,以不斷吸收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i另一方面,高等廣告學課程體系內部的諸類課程之間要保持開放性,課程之間要進行整合優化,以促進優質人才的培養。所以。廣告學課程體系的發展不僅僅是課程發展的問題,它總會涉及到課程和教育之外的東西,課程體系的發展始終要處在開放之中。既兼顧諸如課程計劃、教師、學生等方面彼此理解性、協商性地開放交流這些內部發展,又做好外部開放。就是課程體系本身與其它方面的彼此開放,諸如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甚至與課程之外的學校德育、社會環境等方面有所聯系和交流。
綜上所述,復雜性比簡單性更基本,可能性比現實性更基本,演化比存在更基本。今天的科學精神,不是以現實來限制可能。而是從可能中選擇現實;不是以既存實體來確定演化,而是在演化中認識和把握實體。從復雜范式的基本思想觀點出發,審視高校廣告學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依據復雜課程觀的特征,審視課程改革的復雜形態,以更加理性地研究改革。更為有效地實施改革,從而使課程改革能夠成為高等廣告學教育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學生成長的助力器,進而為高校課程體系優化提出發展路徑。
【基于復雜范式理論的廣告學課程體系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論文07-04
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征研究論文07-03
研究計算機軟件維護和管理論文07-04
讀《教師教育范式研究》的反思與體會07-04
班級管理論文07-10
稅務管理論文02-27
薪酬理論研究思路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