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媒體工具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運用
【摘 要】新媒體工具具有便捷性、即時性等突出優點,本文就新媒體工具用于基礎醫學教學的現狀、優勢及應用策略進行闡述,以期改善現有的基礎醫學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工具;基礎醫學教學;互動
新媒體包括微博、手機、網站三大方向,應用最廣的是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群、微博以及各種交互式應用[1]。如今,高校教學改革的趨勢逐漸向新科技方向上不斷發展,新媒體工具已經逐漸滲透到高校教學的各方面,應用新媒體工具提高教學質量也已成為可能,在現今環境下,如何運用新媒體工具提高醫學生在基礎醫學課程的學習效果也成為了目前研究的新課題[2]。
1 應用新媒體工具的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手機已成為人們上網的首選工具[3]。近年來,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體以其便捷的特性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手機等智能設備的普及,醫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互聯網上獲取感興趣的信息資訊,與朋友同學進行知識信息的交流,新媒體工具在醫學生的生活、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礎醫學教育是醫學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基礎醫學教學改革進程中,許多醫學院校就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并發揮最大效應,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醫學教育方式采用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無法做到實時溝通,學習內容為教師長期備課的內容,整個教學過程內容繁多且模式單一,教師通過理論教學傳授給學生,輔以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4]。學習內容的識記量大,整個學習過程缺乏較多趣味性,也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等缺點,需要通過改善現有教學模式以期提高教學效果[5]。
2 應用新媒體工具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優勢
新媒體是對傳統媒體的繼承發展,傳統媒體借助數字技術可轉變為新媒體,新媒體開始成為主流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工具有很多突出的優勢。將其應用到基礎醫學教育,可改善現有教學模式的弊端,提供新的教學思路[6-7]。
2.1 實現學生個性化培養
新媒體工具成本低、形象生動直觀、互動深入、交流及時,可突破時空的局限性、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網絡環境下的基礎醫學學習平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及領域進行學習,教師可借助此對學生的興趣及關注方向引導,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培養的教學模式。
2.2 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手機在學生中的普及率較高,依靠智能手機及各種網絡平臺,學生自主自覺的參與到學習中。現代網絡賦予新媒體工具的趣味性、知識獲取的便捷性及知識容量的廣博性能有效激發學習者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從被動接收信息轉變為主動接觸信息,自主選擇意識增強,教師由主導轉變為引導,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糾正,有利于突出重點和難點等優勢,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實現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模式。
2.3 加強師生間互動交流
教學中師生的互動交流非常關鍵。微信公眾平臺及微博平臺的發展,為基礎醫學教學提供可實時獲取并及時溝通的特性,微博微信可實時評論使教師就發布于相關平臺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實時進行交流并答疑解惑。便捷、迅速的接觸新知識新信息是新媒體工具最重要的特點。傳統教學中學生與教師存在有缺乏溝通、悋于開口等問題都可基于網絡這個媒介改善,如微信群的搭建,使學生與教師取得良好的溝通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4 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結合
新媒體工具有其特有的優點,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可控性差,學生會因為網絡環境的各種誘惑浪費原有的學習時間。傳統教學方式可控性好,可依靠新媒體工具例如上課點名類APP實現傳統教學的課堂簽到,提高傳統教學的教學效果。二者結合以改善現有教學模式的不足,使新媒體工具更好的為傳統教學模式服務運用于傳統教學中,取得更優效果。
3 應用新媒體工具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應用新媒體工具實現學習為主的協作學習教學模式
微博、微信及相關平臺等新媒體工具在醫學生中廣泛運用。小組學習中學生借助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公眾平臺的服務支持進行協作學習,同時教師可建立微信群為協作式學習提供學習環境,實現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學習資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及創造性。智能手機平臺發展的各種專業性APP發展迅速,如丁香園、梅斯醫學等專業醫學平臺,成本低,普及率高,交流方便,也在課余時為醫學生的自主學習專業領域新知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2 應用新媒體工具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教師可通過相關平臺發布教學內容、重點難點,根據教學進度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課件、課后進行作業的發布,并建立相應的微信群或微博實時評論對學習效果及方式隨時跟進溝通。學生可針對內容進行預習復習、并與教師就相關內容的學習情況隨時交流。這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旨在培育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提高能力,強調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相結合,教與學統一,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
4 新媒體工具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教學探討
傳統的基礎醫學教育單一刻板,借助新媒體工具可實現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多樣性從而吸引學生產生對該學科方向的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而傳統教育中學生與教師的溝通障礙也可以藉由網絡平臺得以改善,在非現實的環境中,師生間獲得更為良好的交流。借助新媒體工具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改善,也使傳統基礎醫學教學發揮更優于現在的教學效果,對學生而言,新媒體工具也能更好的便于學生發展創新性學習,專業領域的個性化發展也愈加明顯。
文章結合目前我校基礎醫學教學的特點,針對傳統基礎醫學教學需要改進的問題,利用新媒體工具對現有教學方式提出新的方向和模式,以期完善現有的基礎醫學教育方式,為培養現代化醫學人才提供新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方雅青.基于微博等新媒體的“90后”醫學生網絡學習平臺的構建[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3,26(2):120-122.
[2]林佳才,崔芳,武雷,等.微信新媒體在臨床醫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3):459-460.
[3]曾珊.互聯網技術在護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研究進展[J].醫藥衛生(引文版):00104-00104.
[4]王耀帥,張建斌,張樹劍,等.以學生為中心的針灸醫籍選教學模式與實踐[J].中醫教育,2016,35(4):26-28.
[5]張明娟,張超英,段宗明,等.新媒體的特點及其在醫學教育中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4):164-168.
[6]侯麗輝,牛靜云,張春蘭,等.網絡環境下新媒體工具在中醫婦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3):140-143.
[7]劉芳,張鋒,于浩泳,等.新媒體工具在醫學研究生培養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4):409-412.
【新媒體工具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運用《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體會07-04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反思04-01
論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2-23
色彩在設計中的運用07-14
職場中如何運用厚黑學07-11
服裝搭配中色彩的運用07-11
設計中色彩的運用技巧07-14
演講中沉默藝術的運用04-04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反思(精選11篇)07-27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反思(4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