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熊醒來吧》小班語言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是通過《小熊醒來吧》的故事,引導幼兒來感受親子間活動的樂趣,并且樂意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叫聲,學說象聲詞,感知聲音的豐富性。在一開始我以談話來引出故事,我問幼兒每天早上是誰把你叫醒的?幼兒的反應非常積極,非常樂意告訴老師,早上是誰叫他們起床的。然后,我拿出了準備好的小熊,告訴幼兒,這個是一只睡著了的小熊,讓我們一起來把它叫醒好嗎?所有的幼兒都積極的出謀劃策,想要把小熊叫醒,有的說大聲的叫它起床,有的說在它的耳朵旁邊大聲的唱歌,等等。
接下來我就請他們好好的聽聽這個故事,看看小熊最后到底有沒有醒過來。我講述故事一遍以后,請幼兒回答故事里的小熊最后有沒有醒過來?是誰叫它醒來的?因為有了之前的鋪墊,所以幼兒都非常認真的聽了故事,也因此這兩個問題幼兒很容易就回答了出來。在問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時,由于這個故事里出現的小動物比較多,幼兒難以記住,所以在一時間難以回答上來。隨后,我便出示了掛圖,結合掛圖欣賞故事,能夠幫助幼兒更加快的理解故事內容。在看圖的過程中,我讓幼兒自己來指出,圖上面哪一只是熊媽媽,哪一只是小熊,為什么熊媽媽很早就起來了,而小熊還在睡覺?通過這個提問,我延伸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聯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媽媽每天早上要起來做些什么,而當媽媽在做這些事時,寶寶在干什么,從而讓幼兒知道媽媽的辛苦工作,體恤父母的辛苦操勞。
在最后一個環節中,出了一點小問題。最后一個環節是角色扮演,請幼兒來表演角色的內容,由我來提示幼兒模仿各種動物走路的樣子以及走路的動作,我請了一些幼兒分別上臺來扮演小鳥,公雞,小狗等,請余下的所有幼兒扮演睡著的小熊,自己來扮演熊媽媽。可是在這個環節進行的時候,在臺上扮演角色的幼兒,不知道該如何做出相應的動物的動作,只是一味的重復象聲詞,使得表演顯得非常的單調,又加上幼兒不知什么時候出場表演,什么時候表演停止,因此,由教師操控故事的進行,不是由幼兒自發的來表演的。我覺得如果在這個環節進行之前,集體的來學習一下所有的小動物的動作和配上的象聲詞,會使接下來的環節進行更加的順利。
【《小熊醒來吧》小班語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03-30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03-03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經典)08-28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8篇02-25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8篇)02-25
在小班語言活動“小蛇多多”課后反思07-15
小班語言《小兔找朋友》課后反思03-11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06-12
大班語言活動《小熊,你長大了嗎?》教學設計(精選14篇)05-16
小班語言《蘋果種子的故事》優秀教案與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