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語言活動《怕癢的紅布頭》的教學反思
“癢”雖然是一種生理反應,但結合在生動形象的文學情景之中,別具詼諧、滑稽的意味。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宣泄了郁悶,松弛了心緒,體驗到從生理到心理的舒暢、愉悅。活動《怕癢的紅布頭》一開始我就和嵐嵐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這樣的情景表演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認識了“癢”與“笑”的聯系,接著我讓幼兒兩人一組合作表演這一部分,幼兒體驗著故事的情節的有趣和癢癢喚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悶的心理感受。活動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鋪墊,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
當我問:“紅棉襖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豬癢的怎樣?”
幼兒回答:“小豬癢的舒服、癢的痛快。”
當我問:“小豬的朋友們穿上紅棉襖后怎樣?”
幼兒回答說:“癢的舒服,癢的痛快。”
當我又問:“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種癢癢的味道?”
孩子們都說:“因為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癢的開心。”
輝輝還說:“我們聽了這個故事也很開心,很舒服。”最后一個環節“誰穿了紅棉襖”更是把活動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戲的形式帶幼兒進入了氛圍,有了更為真切的體驗,在“嘻嘻嘻,哈哈哈”笑聲中我們結束了。
本節課不足之處就是在第一環節兩人合作表演時,有個別幼兒沒有參與,如果都參與表演的話,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徹,也就更能體驗“癢”這一生理反應令人發笑、舒暢的感受了。
【大班語言活動《怕癢的紅布頭》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05-07
大班音樂活動《柳樹姑娘》教學反思04-20
大班語言活動設計《落葉》03-15
大班語言活動汽車教案05-07
大班綜合活動教學反思(通用25篇)02-14
大班教育活動反思02-09
大班教育教學反思05-15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1-05
大班語言活動設計方案05-31
教學設計大班奧爾夫音樂活動《小螞蟻》反思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