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三環節教學下的中年級語文課預習習慣的培養
在寧陽縣推行的“課前預習、課堂實施、限時作業”三環節教學法。“課前預習、課堂實施、限時作業”三環節教學法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設計,設計的思路是根據問題引領、任務驅動、活動構建的原則,把預習的目標轉化為預習問題,把預習問題轉化為預習任務,把預習任務轉化為預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預習,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學習內容,降低課堂學習難度,促進課堂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預習習慣,怎樣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呢? 葉圣陶先生曾對預習做過這樣精辟的論述,他說:“預習的事項無非翻查、分析、綜合、體會,審度之類。”由此可見,預習絕非一般意義上的通讀和瀏覽,而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它需要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課文,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辨析、比較、綜合,鍛煉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語文預習方法和具體的預習步驟加以闡述。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總結預習方法。
中年級學生正處在自主學習能力不斷發展階段,教師的指導必不可少。剛開始,教師要先和學生一起總結預習方法步驟,做為學生預習的“指南針”。各學段要求預習的方法內容是各不相同的,中年級預習方法步驟可以如下:1讀三遍課文。2圈畫出生字新詞,用自己的方法了解字音,然后認讀三遍,并請家人考考你。3想想生字的記法,找出形近字,說給家人聽。4給生字找找朋友5根據課文內容質疑問難。這不僅使學生明確了預習的步驟,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流程,而且也為教師省去許多引導時間,為教學提供了方便。
(二)加強家校聯系。
預習習慣的養成,除了需要教師的用心指導外,更重要的是有賴于家庭的協助和配合。因為預習方法步驟里有多項是需要家長的幫忙。老師要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預習的重要性,讓家長明確學生預習的目的方法步驟,指導家長做孩子學習的伙伴和導師,成為學生預習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
(三)定期檢查預習。
檢查預習不但可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還有助于教師根據自學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因勢利導,提高教學實效。因此,學生進行預習后,教師要及時進行檢查,定期進行抽查,使學生逐漸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還要著重檢查預習的質量,防止預習走過場,流于形式,切實發揮預習的真正功效。可以采用課上反饋,也可利用課余檢查。
【淺談三環節教學下的中年級語文課預習習慣的培養】相關文章:
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做法03-09
小學教育教學隨筆-學習習慣培養07-29
教學環節設計06-11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調查報告04-07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調查報告04-1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07-09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05-08
教育個人禮儀從培養習慣開始04-03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07-11
教育隨筆:培養幼兒飲水習慣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