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拷絹手工技藝簡介
據《臺州文化發展史》、《臺州文化概論》和《黃巖縣志》記載:南宋嘉定(1208)年間,黃巖絲織品有羅、綾、絹、紗、縐、紬。并以“臺絹”為名產,與玉版紙、臺柑、臺蕈、姜干并列為朝廷貢品。拷絹堅潤勝于紡綢,絹面光滑,質硬挺刮,為夏暑避熱之上品?浇伌┰谏砩,既不沾汗,又能透風,十分涼快,而且牢固耐穿,不易損壞。其技藝從原料加工到做成拷絹幾十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染絹用薺莨的根塊(專產于山里的一種藤狀植物根塊,形同現時人們當菜吃的蒔藥),呈暗紅色,其漿特有粘性,純天然原料,無污染,無毒素。
加工拷絹流程:煮繭→抽絲→調絲→紡虛→穿扣→進絹→上機→織絹→軟化→染絹→拷絹→拷絹衫。婦女調絲、織絹,商販們收買的白絹,送到拷場拷染。先以白絹浸于“田青”水染成寶蘭(拷底),再浸于已煎成的濃薺莨汁中(薺莨專產于山里的一種藤狀植物根塊,形同現時人們當菜吃的蒔藥。薺莨呈暗紙色,其漿特有粘性,放入大鍋里煎熬90分鐘左右成漿糊狀,其比例:100斤薺莨需500斤水。然后變成青黑色染料水一同放在大木桶中,再漿寶蘭色的絹放在其中伴染),伴染多次后,繃曬于離地一尺高的木樁上,燥后再涂以少量菜油,上甑炊好即成拷絹?浇伾a工藝流程復雜,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高,難以被現代技術所替代。
它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技術基因,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同時拷絹的生產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產品的出口進一步促進與東南亞各國的文化交流。2008年,根據拷絹第六代傳人羅華榮老先生的回憶并挖掘整理制作,多次與中國絲綢博物館專家洽談,使這一瀕臨失傳的手工技藝得以恢復。
【拷絹手工技藝簡介】相關文章:
形容技藝高超的成語07-22
徽派傳統民居建筑技藝03-16
科技藝術節作文02-05
科技藝術節標語01-17
基礎會計證拷出來可以做什么07-09
幾種常見的禮儀性演講的基本技藝01-22
科技藝術節活動方案01-21
科技藝術節活動總結06-26
科技藝術節作文8篇07-21
科技藝術節作文(8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