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三年級第五冊《陶罐和鐵罐》 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認讀、識記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3.感悟文章寓意,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習慣培養目標:
本節課具體細化目標
聽
1.認真觀察,善于思考。
2.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邊聽邊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對同學的回答加以補充。
說
1.敢于發言,善于發言。
2.說話完整有條理。
3.從不同角度表達自己的意思。
讀
1.課前預習,把書讀薄。
2.根據學習要求,圈點勾畫寫感悟。
3.滲透讀書方法,漸進朗讀。
4.透過重點詞句和標點體會內涵,把書讀厚、讀透。
寫
1.抓住結構規律識字、寫字。
2.書面仿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以及說話時的不同神態、語氣,體會他們的不同內心活動。
難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形象揭題,了解特點。
1.組織教學:
師: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介紹兩位新朋友(出示實物)。
生:陶罐。
生:鐵罐。
師:喲,你們已經認識了。來,我們看一看,還可以動手摸一摸。
生:我覺得陶罐很漂亮、很光滑。
生:我覺得鐵罐很堅硬。
師:哦,真是善于觀察的孩子。(作勢將兩罐相碰)這樣做的結果會是什么?
生:陶罐就會碎了。因為鐵罐很堅硬。
師:你不僅善于觀察,而且愛動腦筋。
師:經過剛才的交流,老師發現咱們同學不僅善于觀察、愛動腦筋,而且敢于舉手,踴躍發言。上課的時候也能這樣嗎?
生:能。
師:嗯,聲音響亮,有自信。上課
2.導入:今天,我們一道去認識兩只特殊的罐子,他們是國王御廚里的陶罐和鐵罐(點擊課件)來,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實物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了解陶罐和鐵罐的特點,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通過即時評價,激發學生敢于發言、善于發言,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檢查預習,感知內容。
師:課文已經預習過了,你讀了幾遍?
生用手勢示意。
1.感知內容:
師:早就聽說咱們班同學的預習能力特別強,今天老師想見識見識: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略。(此處一生說得不完整,另一生補充得很好)
師:你是個很會傾聽的孩子,能邊聽邊思,并對同學的回答加以補充。經你這么一補充,不僅很完整,語言也很簡練。
2.檢查詞語:
●練讀生詞:
師:接下來誰再來露一手,讀讀這些新詞?
(課件出示陶罐、謙虛、惱怒、和睦相處、樸素、掘開、爭辯、感到、荒涼、御廚、流逝)
生1讀。
師:聲音響亮,讀得準確。
生2讀。
師:你真厲害,把這里的多音字也讀準了,處還有一個讀音是
生答。
師:誰能組詞?
生:到處。
師:我們學校辦公室的門牌上也出現過
生:德育處、總務處
師:你瞧,平時善于觀察,勤于積累,這時候就用得著了。
【這一環節就是檢查課前預習,繼續培養和激勵預習習慣,培養學生把書讀薄;同時在讀生詞的同時,激勵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勤于積累的習慣。】
●學寫生字:(課件出示:生字)
a.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師:生詞會讀了,這些字呢?
生讀。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嗎?
生:把腦袋的腦字去掉月換成豎心旁,就是惱怒的惱。
師:嗯,換偏旁識字法。
生:樸和仆作比較
師:哦,這是形近字識記法。你瞧,有了好方法,學起生字來就容易多了。
b.引導學習結構歸類法:
師: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字的結構,你有什么新發現?
生:這些字都是左右結構的。
師: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寬。
師:再仔細瞧瞧
生:樸字不一樣,寫的時候應該注意左右相等。
師:你的眼力太好了,不僅會觀察,還會分析。
出示課件:陶謙惱睦掘(左窄右寬)樸(左右相等)
師:這就是結構歸類法。你瞧,抓住規律學生字,就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c.指導寫字
師指導學生寫謙(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左窄右寬,橫畫之間距離相等,撇和捺左收右放)
師:為什么寫的時候左邊的撇要收一收?
生:因為撇的左邊有言字旁,寫的時候要注意謙讓。
師:說得多好,只有互相謙讓,互相尊重,整體才能更和諧。
學生每人練寫一個。
(師巡視指導,表揚寫字姿勢好的,表揚字的筆畫、結構和占格好的學生。)
【生字學習抓規律,像結構歸類法,形近字識記法等,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分析的習慣;指導寫生字的時候,不僅看筆畫、結構、占格,還要注意其中蘊涵的謙讓等道理。通過評價語激勵和鞏固良好的寫字姿勢。】
【三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能力和觀察字間架結構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分析復習已會的識字方法,學習新的識字規律,比教師直接告訴要記得牢。每次都這樣訓練,學生自學生字的本領會一天天增強。】
三、品讀感悟,體驗情感
(一)讀第一段,提出問題
出示課件:第一段(師讀)
師: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鐵罐很驕傲,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
師:還有什么疑問?
生:鐵罐為什么奚落陶罐?
生:鐵罐怎么奚落陶罐?
師:你們都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的時候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后帶著問題來讀書,就會有更大的收獲。老師聽出來了,你們都抓住了奚落這個詞。(板書:奚落旁邊打兩個?)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師:、聯系上下文都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生:我知道鐵罐為什么奚落陶罐?因為鐵罐仗著自己的堅硬,看不起陶罐,所以就常常奚落他。
師:咱們同學不僅能提出問題,還善于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擦掉板書中第一個?)
【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能提出問題,并能從字里行間發現和解決問題。】
(二)圍繞奚落,學習29自然段,解決問題。
師: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9自然段,把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畫出來讀一讀。
學生交流,略。
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課件。
A、師生共學第一次對話:
出示: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答。
師:用什么語氣來讀他們的對話呢?
生:用傲慢的語氣和謙虛的語氣。
師:說話要完整,還要說清楚,這樣別人才能聽明白。
生:用傲慢的語氣讀鐵罐的話,用謙虛的語氣讀陶罐的話。
師:對,就這樣說。你是怎么發現的?
生:我看到句子中的提示了。
師:對,這就是說話的提示語,我們先來借助提示語的幫助,讀出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
生讀。
師:剛才讀鐵罐的這位同學重讀了幾個詞,把鐵罐的驕傲讀出來了。誰聽出來了?
生:我聽出他重讀了陶罐子和碰。
師:請問剛才讀鐵罐話的同學,你為什么要重讀這兩個詞?
生:我發現陶罐子后面有個!,這語氣應該加重。而且碰就是鐵罐最想做的,所以,我才重讀。
師:你能從字里行間走進鐵罐的內心,太棒了。讀這句的時候,后面有個?,語調應該
生:語調上揚。
師:讀出挑釁的味道。誰來試試?
生讀。
師:真是一個驕傲的鐵罐。陶罐呢?誰來讀?
生讀,聲音很小。
師:呵呵,老師怎么聽著感覺這謙虛變成心虛了?今天的地面是你打掃的嗎?
生:不是我掃的,老師。
師:對,就用這樣的語氣讀,因為陶罐就是說了一個事實。
生再讀,這次很不錯。
師:對比一下兩個人的話,從稱呼和標點上,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陶罐不僅謙虛,還很有禮貌,因為他稱呼鐵罐是鐵罐兄弟。
師:你不僅善于觀察,而且愛動腦筋。誰想加上表情和動作來讀?
生讀。男女生分角色讀,讀出他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師:同學們之所以能讀得這么好,首先借助了提示語的幫助讀,然后抓住重點詞語和標點,進一步理解讀,最后加上了表情和動作表演讀。接下來,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對話。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這一環節,我重在滲透讀書好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橫向培養重在不同形式指名讀、同桌合作讀、師生接讀、男女生分角色讀;縱向培養重在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借助提示語的幫助讀,然后加上了表情和動作再讀,最后走進了他們的內心進一步理解讀。】
B、學生自主學習后三次對話:
1.提出學習要求:
同桌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對話,分角色朗讀,注意運用三步讀書法
n第一步:找出形容說話的神態或心情的提示語,幫助讀;
n第二步:圈出重點詞語或標點,進一步理解讀。
n第三步:加上表情和動作,同桌合作表演讀。
n溫馨提示:選擇③④組對話的同學請先在()里填上提示語。
同桌練習,教師巡視。
2.同桌分角色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教師相機指導。
選擇②的同桌:
生分角色讀。
生:我借助提示語輕蔑來讀鐵罐的話,重讀了懦弱的東西,因為后面有個!。
師:老師發現你還加了表情和動作,來,到前面來面對同學展示一下。
生繪聲繪色地說鐵罐的話,贏得掌聲鼓勵。
生:我借助提示語爭辯來讀陶罐的話
生讀,但語氣中確少理直氣壯的感覺。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第26課《陶罐和鐵罐》
生:不對,老師,課本上明明寫的是23課,怎么能是26課?
師:對啊,就用這個語氣來讀陶罐的話。
生再讀。
師:對,爭辯的時候就該理直氣壯,這才能體現出陶罐并不是懦弱。
生分角色讀。
選擇③的同桌:
生分角色讀。
生:鐵罐用惱怒的語氣讀,這次有兩個!,語氣更加重。
生:還要重讀破。
生讀鐵罐的話,表情很惱怒。
師:鐵罐這么惱怒,陶罐反應怎樣?
生:陶罐還是很平靜。
師:你為陶罐加的提示語是什么?
生:心平氣和。
生:友好。
師:陶罐心平氣和地說
生讀。
師:陶罐友好地說
生讀。
師:和睦相處是什么意思?
生:友好相處,不爭吵。
師:何止是陶罐和鐵罐需要和睦相處,咱們家人之間需要
生:和睦相處。
師:同學之間需要和睦相處。
師: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也需要
生:和睦相處。
師: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師生合作:教師引讀提示語,學生接讀。
選擇這一組的同桌共同分角色讀。
【透過重點詞句和標點體會內涵,培養學生把書讀厚、讀透的習慣;通過聯系上下文、找近義詞、反義詞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理解詞語的習慣】
選擇④的同桌:
生讀。
師:給鐵罐的話加什么提示語?
生:這個時候鐵罐十分惱怒,因為他聽了陶罐的話,覺得說不過他了,自己面子上過不去,心里就更惱火了。
師:你能聯系上文從字里行間體會到鐵罐的內心,真會讀書。老師注意到了你剛才說到的提示語十分惱怒,來,鐵罐十分惱怒地說
學生加上表情和動作表演讀。
師:鐵罐由剛開始的傲慢到輕蔑再到惱怒,現在是
生:惱羞成怒。
師:陶罐始終是
生:心平氣和。
生:友好謙虛。
3.整體朗讀感悟:師生配樂分角色表演讀。
鐵罐怎樣奚落陶罐的?這個問題解決了嗎?(擦掉最后一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一環節力求讓學生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說話的條理性和完整性;在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邊聽邊思考,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并能在同學回答的基礎上加以補充;在學生讀的時候,注意坐讀和站讀的姿勢,利用評價語或手勢培養或糾正。】
(三)學習課文1017自然段,領會寓意。
師: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個罐子最后怎樣了呢?
生復述了1017自然段。
師:你把1017自然段都復述下來了,真不簡單。看來你課前預習的時候下足了功夫。
生:陶罐后來被人們挖出來,變成了寶物。
師:用一個四字詞來形容,就是
生:價值連城。
生:無價之寶。
師:同學們平時肯定特別善于積累,瞧,這四字詞順手拈來。
生:鐵罐后來氧化了,沒了蹤影。
師:也用一個四字詞來形容,就是
生:無影無蹤。
(板書:無價之寶無影無蹤氧化)
師:你知道氧化的意思嗎?
生:略。
師:你懂得真多,從哪里知道的?
生:課前我查了資料。
師:你瞧,如果遇到的問題在課本上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借助資料的幫助。
師舉起鐵罐的實物,小結:鐵很活潑,能和氧結合變成氧化鐵,那是一種紅褐色粉末,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鐵生銹后的樣子。鐵罐遇到空氣中的氧和水中的氧會生銹,年代久遠,鐵罐一層層氧化,一直到完全氧化,變成了粉末。這就是鐵罐最后無蹤無影的原因。
師結合板書小結:陶罐和鐵罐各有長處和短處,驕傲的鐵罐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結果是消失得無影無蹤;謙虛的陶罐能正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和為貴,最后成了無價之寶。
【資料的適時鏈接,培養學生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習慣。】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師:此時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你想說什么?
生:我想對鐵罐說,不要太驕傲,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較。
生:我想對陶罐說,鐵罐一直奚落你,你卻仍然對鐵罐謙虛友好,而且很有禮貌,我要向你學習。
生:我想對自己說,要正確看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和別人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師:這就是這篇童話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我們不僅要取長補短,還要互相尊重,和睦相處。
教師在板書和字上畫心形。
【在學生交流感受時,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環節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時又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適時用評價語或者手勢培養和激勵學生的發言好習慣。】
五、分層作業:以《和》為題寫故事。
A、以《鐵罐和陶罐》為題,重編這個故事。
B、以《鋼筆和鉛筆》或者《雪花和梅花》為題,仿寫一個故事。
【培養學生書面仿寫能力,提高表達能力,養成及時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習慣。】
六、板書設計:
陶罐易碎→永久無價之寶
和
友好↓↑奚落
【三年級第五冊《陶罐和鐵罐》 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陶罐和鐵罐》課堂教學實錄03-10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7-21
鐵罐和陶罐的教學設計01-01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1-30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3-13
陶罐和鐵罐的教學設計04-19
(精華)《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8-14
鐵罐和陶罐作文05-01
陶罐和鐵罐作文03-20
鐵罐和陶罐的教學設計15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