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兼職打工,不受《勞動法》保護
鑒于發生不少大學生打工受騙事件,兩全其美勞動學院特別提醒,根據現在的勞動法,在校大學生兼職不具有法律上的勞動者身份,所以簽了勞動合同也不受勞動法保護。但可以簽訂勞務合同,勞務合同受民法等法律保護。
寒假期間,很多大學生加入兼職打工的行列,各類中介公司也瞅準機會,加緊宣傳,待遇從每小時10元到上百元不等,然而這其中也暗藏各類“陷阱”。陷阱4:一些正式注冊的公司也可能會利用學生不了解社會的情況,以招短期工為名,最后給予超低工資,或者干脆不付工資。
寒假期間,很多大學生加入兼職打工的行列,各類中介公司也瞅準機會,加緊宣傳,待遇從每小時10元到上百元不等,然而這其中也暗藏各類“陷阱”。資料顯示,每年假期打工受騙的大學生都不在少數,由于缺乏經驗,往往會因為沒有證據等原因,陷入討薪無果、投訴無門的困境。
學生投訴一周辛苦白忙一場
小李,現就讀于天津大學某專業二年級。放寒假時,她在校內宣傳欄內看到一則招聘市場調研員的啟事,每天報酬100元。小李說,刊登這則招聘啟事的是位于他們學校附近的一家沒名的中介公司,她支付了50元中介費后,對方便幫她聯系了招收市場調研員的聯系人。后來在八里臺附近的一家招待所里,小李接受并通過了面試,面試者是一位30多歲的女子,南方口音,她自稱是產品推廣營銷部負責人,姓馬。“要做市場調研的是一款牙膏,主要是通過市場問卷的形式,向消費者推廣這款產品。”小李說,馬姐分給她的調研區域是華苑生活區,她每天一早要帶著50份調研問卷在大街上找人填寫,晚上還要把填好的問卷送回馬姐手中。“這份工作雖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很辛苦,為了完成任務,經常在大街上一站就是一天,趕上降溫的那幾天,兩條腿都凍僵了。”她連續干了整整一周,第八天一早,她準備領取一周的報酬回家過年時,卻發現馬姐“人間蒸發”了。小李當即報了警,但由于拿不出任何相關憑證,民警只對其所述進行了簡單記錄,根本無法立案。事后,她又找到為其推薦工作的中介,但這家中介已經鎖了門。“我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周,沒想到竟是白忙活一場!”
記者調查簽了協議維權也難
記者近日采訪了50多名上學期間有過打工經歷的大學生,近8成大學生表示,打工期間,從來沒有和用人單位簽署過任何協議。采訪中,已就讀于南開大學人文學院大四年級的劉兵說,他從上大一時就利用假期打工賺錢,第一次打工時曾和一家用工單位提過簽訂勞動協議的要求,但對方表示還從來沒有大學生要求他們簽訂勞動協議的,大學生打的都是短期工,按小時簽合約很麻煩。劉兵說,自此以后,他在打工過程中,再沒有要求過跟對方簽訂協議。
“大學生的身份還是學生,工作也是臨時性的,這種行為并不受勞動法保護。”張盈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世清說,在我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有相關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而因為沒有相關的勞動協議約束,一些企業更是借機將在校學生視為廉價勞動力,不僅給予的報酬奇低,甚至惡意欠薪。在打工無憑證的情況下,大學生討薪困難重重。不過,并不是簽訂了雇傭合同后,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兼職工作不屬于勞動關系,不受勞動部門保護,大學生在簽訂合同后遭遇侵權行為,同樣面臨維權難的窘境。“但如果大學生與用工單位簽訂了合同,雙方就屬于雇傭關系,雇傭合同是受合同法保護的。但與勞動糾紛不同,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產生的糾紛,勞動仲裁機關并不受理。如果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發生用工單位欠薪問題,大學生可以依據用工單位出具的工資欠條,直接向法院起訴。”王世清律師表示,很多時候,打工的大學生因為被拖欠的工資數額有限,為了幾百元的工資去打官司費時費力,高昂的維權成本更是讓大學生望而卻步。
【大學生兼職打工,不受《勞動法》保護】相關文章:
實習學生不受《勞動法》保護07-11
兼職打工的心得07-10
沒有簽定勞動合同就不受《勞動法》保護嗎?07-11
請問大學生打工在勞動法管理范圍嗎?07-11
肯德基打工兼職證明模板07-10
打工仔問勞動法!07-11
勞動法專家教你如何不受老板欺負!07-11
打工兼職心得體會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