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葉的光合作用生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⒈態度、情感、精神、價值觀
通過介紹科學家海爾蒙的實驗,鼓勵學生學習他為弄清一個疑難問題,堅持長年進行實驗觀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
⒉能力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根據資料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根據海爾蒙實驗推想植物所需養料的來源)。
⒊知識、技能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綠色植物的葉里含有葉綠體,葉綠體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制造養料和氧氣,從而建立初步的“光合作用”概念。
教學重、難點:
認識葉的光合作用,培養分析能力
教學時間及準備:1課時
綠色植物、鐵架臺、雙向夾、鐵環、石棉網、酒精燈、錐形瓶、大燒杯、酒精、熱水、火柴、棉絮、鑷子、顯微鏡、葉的構造切片、相關的掛圖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⒈植物大多是由一粒很小的種子生根、發芽、長大的。它們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是從哪里來的呢?
⒉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⒈指導學生認識植物所需要的養料是由綠葉制造的
⑴為了弄清這個問題,300多年前,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長達5年的實驗,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依據,請同學們通過閱讀這些資料,并進行分析,看能否回答我們的問題。
⑵學生閱讀討論
⑶小結、講解
⒉指導學生認識葉的內部構造
⑴認識葉綠體
綠葉中有什么樣的構造能制造養料呢?讓我們來觀察一下。
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匯報觀察結果
講解
⑵認識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
講解并進行演示實驗:除去葉中的葉綠素
學生觀察
⑶講解葉綠素和葉綠體
⒊指導學生認識光合作用
利用課件或掛圖講解光合作用
幫助學生總結光合作用的公式,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
鞏固應用
⒈師生共同概述本課教學內容
⒉提問:⑴現在你知道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是從哪里來的?
⑵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產品是什么?光合作用是在哪里進行的?
⑶為什么植物的葉大多是綠色的?
⑷為什么植物失去了葉子可能會死亡?
布置作業
設計實驗證明,植物的葉能制造養料。(可參考課后的探究活動進行實驗)
板書設計:
10、葉的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 + 水 養料 + 氧氣
葉綠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