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創作新圖畫》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并熟練掌握打開已存在的圖畫的方法
2、熟練掌握撤消和恢復操作的方法
3、掌握移動并調整圖形大小及菜單方式的復制圖形的方法
4、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處理、創作圖畫
過程與方法:
1、演示講授
2、啟發發現
3、任務驅動
4、小組協作
5、評比激勵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的學習精神
2、通過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合作交流增進他們互相促進的學習行為習慣
[教學內容、課程資源及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在畫圖軟件中運用“合成畫面”的畫圖方法,也是在對畫圖軟件進行了進一步學習之后的階段性綜合運用、涉及到的知識及操作內容主要有:打開已存在的圖畫、移動并調整圖畫大小、撤消和恢復操作、圖畫的復制粘貼操作
讓學生在已經較熟練掌握畫圖軟件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進行本課的學習,將使其對畫圖軟件的綜合使用能力、對圖畫創作的綜合處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以達到將知識技能融會貫通的目的、部分學生也可能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由于以往知識和技能掌握上的欠缺導致效果欠佳,在新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注重互動
[教學理念]
總的指導方針:《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小學階段學生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要能夠在他人在幫助下……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本課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安排中模塊三(用計算機畫畫)的第4部分內容(圖形的修改、復制、組合等處理)
本課的新課演示操作的步驟不是很多,但牽涉到的知識點卻不少,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運用知識遷移,點撥學生將以前所學到的畫圖的知識和技巧加以綜合和創新、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來講,就是將綜合后的技能和創新的思維納入到舊的知識體系中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合成畫面”的畫圖方法
2、難點: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創作圖畫
[教學素材準備及媒體運用]
1、教材中的示例素材和學生練習用的圖畫素材
2、計算機網絡教室中的多媒體廣播教學和學生機監控
[課時建議]1課時
[時間分配]
1、新課導入3分鐘、
2、小學三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新課的教學應盡量控制在10分鐘左右完成、
3、課堂一半的時間(20分鐘)應給予學生進行探索實踐,在他們自主協作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對信息技術學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4、實踐活動后進行作品評價(激勵評比環節7分鐘)、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師啟發提問:以前我們都畫過圓或者橢圓,有誰畫過半圓或者半橢圓嗎?如果要我們畫個半圓,就像這兩個圖形這樣的半圓(師出示圖9—1),你會怎樣畫呢?同桌的同學可以互相討論、請同學們把自己或者同桌想到的辦法填在書上37頁下面的橫線上、1分鐘后我請兩位同學來給全班的同學講講自己的方法、
2、師:在沒有能直接畫出我們需要的圖形的工具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動腦筋,想出其它的方法畫出來,書上38頁告訴了我們畫半圓的方法,你想的跟它一樣嗎?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遇到較復雜的圖畫的時候,在一張紙上直接畫出來是很困難的,比如這幅圖畫(師出示圖9—3),你能想出什么辦法解決這個難題嗎?
二、新課
(一)指導思路
師: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在圖9—3中有兩種圖形,一種是樹葉,一種是瓢蟲、以前我們學習過拼裝圖形的方法,類似的道理,我們可以分別畫好樹葉和瓢蟲,然后將它們組合在一起、
(二)示例操作
操作步驟
教 師
學 生
策 略
1、分別打開“樹葉”圖畫和“瓢蟲”圖畫 請哪位同學幫幫老師,在我的D盤中將這兩幅圖畫打開、 被請到的學生接過鼠標控制權進行打開文件的操作,其余學生認真觀察,可質疑。
新課以舊知識回憶開始,并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有利于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此處可選擇一位掌握不是很熟練的學生來操作,全班同學都來幫助指導。
2、將瓢蟲復制后粘貼到樹葉上 結合以前學習過的使用鼠標加鍵盤的方法復制圖形,新授通過菜單進行圖形復制粘貼的操作過程。
提問:
1、無論用何種方法進行復制操作,在復制前都必須完成一項工作是什么?(框選中將要被復制的圖形)
2、這里為什么不能用以前學過的鼠標加鍵盤的方式進行復制?(不在同一個窗口中)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并相互討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新知識的學習始終與舊知識緊密聯系,利于學生記憶掌握,符合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
教師提出的幾個問題應是掌握新的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細節問題,卻是較關鍵的問題、此處可故意操作錯誤,讓學生指正,既應用和復習到了“撤消/恢復”操作,又加深了對新知識的記憶。
3、移動并調整“瓢蟲”的大小 演示在粘貼“瓢蟲”后將其進行移動和大小調整的操作。
提問:
1、當光標呈現什么形狀的時候可進行移動操作?(十字箭頭)什么形狀可進行大小調整操作?(一字箭頭)2、“抓住”被調整對象的哪幾個控制點進行調整可同時調整它的長和高?(四個角)
操作總結
師總結操作過程,強調過程中還應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如框選對象時應選擇“透明”選項;在調整對象大小未完成時不能單擊該對象以外的范圍。
為節省時間,避免重復,此步驟可由教師直接完成。
三、課堂實踐操作
實踐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具體班額確定,一般每組5—8人)將老師準備的兩幅畫:一幅水仙圖,一幅蝴蝶圖組合成一幅畫,要求有大小不一的一群(至少3只)蝴蝶圍繞水仙花,有的停在水仙花上,有的正飛過來、每小組以一幅為代表參加與跟其它組的評比。
實踐要求:應突出組內的集體智慧,注重分工協作,注重創新。
四、評比激勵
采取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的方式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最佳協作獎。
[課后練習]
教材40頁“練一練”,請將思路寫在書上空白處,然后在計算機上將“圖9—6”畫出來。
[教學反思]
1、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
2、以引導為主,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
3、練習可靈活根據班級情況有所變動。
4、學生討論時間不能過長,教師靈活把握。
【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創作新圖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秋天的圖畫》教學設計01-29
《秋天圖畫》教學設計06-22
秋天的圖畫教學設計08-06
視頻作品的創作的教學設計07-04
《秋天的圖畫》 教學設計范文07-03
課文《秋天的圖畫》教學設計07-04
關于《秋天的圖畫》的教學設計范文07-03
課文秋天的圖畫教學案設計07-04
秋天的圖畫的教學設計優秀范文07-04
小學課文秋天的圖畫教學設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