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除夕夜優美散文
紛紛揚揚的雪花飛舞著,如刀如割的朔風呼嘯著,這是一個水瘦山寒、玉樹瓊枝的天地,這是一個滴水成冰、銀裝素裹的世界。遠處,伴隨著彌漫著火藥味的風,不時地傳來爆竹的炸響。這聲音,聽起來是這樣的熟悉;這氣味,聞起來是這般的親切。它們,喚起了我童年的回憶,讓我找回了故鄉的往昔。
小時候,我生長在農村,家中的光景說不上富裕,只是勉強過得去而已。那時的我,是一個十足的頑劣村童,整日里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自由散漫,惹是生非,因而招得村前村后、左鄰右舍的人常向我家里告狀,也因此受了許多皮肉之苦。然而江山易改,我秉性難移:春天,挖野菜、掏鳥窩;夏天,釣魚蝦、摸河蚌;秋天,采蘑菇、摘野果;冬天,攆山兔、套野雞。意興未盡,樂趣無窮也。
然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最乞盼的是除夕夜。
在鄉下,莊戶人家的生活是單調枯燥、乏味無聊的:春種,夏管,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養家糊口,娶妻生子。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而到了年根兒可就不一樣了,家家戶戶,無論境況的好與壞,也無論日子過得富與窮,都要很是隆重而虔誠地殺豬宰羊、張燈結彩,以求得來年的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這一天,我家就開始忙碌起來:清理院子,打掃房屋,在鍋臺旁拜著灶神,祈禱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入地說平安”,免除一年的災難禍害,保佑全家的富貴安康。母親也不知從哪兒弄來幾張紅紙,每當茶余飯后,她就用那雙粗糙的雙手用剪子靈巧地剪著漂亮的窗花。農家的清苦生活使母親的兩鬢早早地染上了白霜,皺紋也爬滿了額頭,而此時,她的臉上綻放著歡樂,她的眼睛流露出喜悅,是那樣的幸福、安詳。窗花剪好了,有:“年年有余”、“歲歲富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在母親吩咐著“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兄妹幾人早已把它們粘貼在了門戶、窗欞上。除此以外,還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年畫,更給那簡陋的小屋平添了幾分喜慶的氣氛。按當地的風俗,一過臘月二十三,就如同來到了年:二十四殺鴨、殺雞,二十五拆被褥,二十七包餃子,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大人小孩坐一宿。這是一年里最富裕的日子,這是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大人們常說“年節好過,日子難熬”,但我心中的夙愿是:除夕夜,新年到。穿新衣,放鞭炮。長一歲,個增高。
就這樣里里外外地張羅了五六天,年三十即在眼前。這一天,大家分工明確,各盡其力。我更是興奮異常;貼對聯,粘福字,請財神,凍冰燈,豎彩樹,忙得不亦樂乎。廚房里更是熱鬧非凡:爐火熊熊,熱氣騰騰,鍋碗瓢盆,飯菜飄香。太陽偏西的時候,桌子上就擺滿了令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在母親的叮嚀中,我們兄妹幾人好不容易挨到了餃子下鍋時,就像得到了指令一樣,蜂擁般的出了門,爭先恐后地燃放著爆竹、鉆天猴、禮花。一時間,鞭炮聲此起彼伏,遙相呼應,整個村子沉浸在無比亢奮中,我的心也跟著震撼、激蕩。
鞭炮聲持續不斷,我們兄妹幾人便急不可待地回到飯桌前。這時,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也剛剛端了上來。長輩們呷著燒酒,說一些吉祥如意的話;小孩們一邊支著耳朵聽,一邊大嚼大咽。而愛動的心思的我,最留心的是盤中的幸運餃子,據說誰能吃到幸運餃子里的硬幣兒,新年里,誰就會處處順心,事事如意。于是,我便接連地把餃子送到口中,直到肚鼓腹脹,食到嗓子眼兒,才“心有余而胃不足”地放手停筷,而兩眼卻仍舊流盼著桌子上的杯碗盤碟。
酒足飯飽之后,全家人便不約而同地圍在寫字桌上那臺老式的收音機旁。大人小孩,或坐或立,嘮著閑磕,說著農事,聽著京劇、評書、歌曲……母親早已把凍梨、凍柿子、瓜子、榛子端了上來。屋里,煙霧繚繞,果皮滿地。一家人說著,笑著。就這樣,說田地的收成,笑生活的溫馨,乞盼著子夜的鐘聲,乞盼著美好的明天,一直持續到東方發白。
現如今,我家已搬到了縣城,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樓房,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衣食不愁,住行無憂,生活天天如過年。而每到除夕夜,我心中便覺得缺少點什么。是純樸的民風,是濃厚的鄉情?那遙遠而迫近的除夕夜!
【除夕夜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除夕夜雪經典散文08-31
優美青春散文精選06-23
經典優美散文:隨筆06-23
優美古風散文06-21
古風優美散文06-21
《音樂》優美散文06-29
冬至的優美散文07-03
優美散文欣賞07-02
聆聽自然-優美散文06-29
師生情優美散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