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教案 1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依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增強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法律意識。
2.能力:初步學會運用公民人身權方面的法律知識,觀察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和問題,增強識別公民特別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非法侵害公民人身權的行為的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權的能力。
3.知識: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權不受非法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權受法律特殊保護。
【教學內容分析】
第八課屬于第四單元“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的教學內容,第八課“伴我們一生的權利”包括兩個項目內容。第一個項目“法律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主要幫助學生了解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給予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教學重點】
1.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
2.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教學難點】
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啟發法、情景劇表演等
【學情分析】
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受侵犯的行為屢有發生,但學生對生命健康權了解不足,不能維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強,掌握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本領十分必要。
【教學過程】
原理誦讀
環節一:新聞播報導入新課。
環節二:講授新課
教師多媒體出示:
什么是生命健康權?
生命健康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身體組織、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機能以及心理狀態的健康所享有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第一板塊:走進生活
環節一:生活中學法律
多媒體出示視頻材料:5.26“順義小學生被撞案”
思考:
1.順義小學生案中小學生的什么權利受到了侵害?
2.順義區人民法院對張慶余做出的處罰及審判結果說明了什么?
3.為什么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學生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教師歸納,多媒體展示答案及知識點:
1.小學生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害。
2.審判結果說明了: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生命健康權的重要性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健康是人們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
環節二:暢所欲言
大家說一說自己身邊或社會上有哪些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
出示圖片提出問題:為什么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更容易受到傷害?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展示知識點: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侵害;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環節三:法制在線
多媒體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相關規定。
教師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我國法律保護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那么當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樣保護呢?
第二板塊:感悟生活
環節一:小品表演
教師:從同學們精彩的表演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對待小鄭這件事上有三種觀點:
(屏幕顯示):
各抒己見:
你同意哪些觀點?不同意哪些觀點?并分別說明理由。
學生:(相互討論)
學生:
1.同意第一種。(理由)生命健康權是法律賦予我們的人身權。當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這樣做既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可以讓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
2.不同意第二種。(理由)這是一種忍氣吞聲,懦弱的表現。這樣做會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危險,所以不可取。
3.不同意第三種。(理由)這是一種以牙還牙、以惡制惡的做法。這樣做不僅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反而會使自己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所以不可取。
師:由此我們可看出來,當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犯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生: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屏幕顯示):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教師:那么假如你是受傷的小鄭,你會具體采取哪些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生:
1.及時如實地向公安機關報案。
2.采取合法手段
環節二:新聞延伸
教師多媒體出示材料:
上海火災中絕大多數傷者因為驚慌呼叫而吸入了很多煙霧、化學物質,導致了“吸入性損傷”。只有少部分傷者是被火燒傷。由此反映出居民防火急救知識仍然匱乏。
據專家統計,我國平均每年死于火災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死亡。火災造成人類死亡的原因是火焰煙霧中毒所致的窒息。
思考:上述材料對你保護生命健康權有什么啟示?
學生合作探究,交流,教師出示:依法保護生命健康權,還要加強自我保護,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從而多一份防范,多一份安全。
教師總結,多媒體展示知識點:
怎樣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
生命健康權是法律賦予我們的人身權利,當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脅和侵害時,我們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1.要及時、如實地向公安機關報案,不能讓侵害者逍遙法外。
2.要采用合法手段為自己討回“公道”,不能以牙還牙、以惡對惡。
3.依法保護生命健康權,還要加強自我保護,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們青少年不僅要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而且要加強自我保護,以確保自己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那么是否意味著我們要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就可以置他人的生命健康于不顧呢?
環節三:案例分析
教師多媒體出示案例:
中學生王明、李帥在課間休息時,相互追逐打鬧,王明一不小心將李帥推下了樓梯,造成李帥手臂骨折。為此,李帥的父母找到王明的父母,要求其賠償醫藥費等費用,可是王明的父母拒不賠償。于是李帥的父母一紙訴狀將王明告上法庭。經過法院審理后做出判決:王明賠償李帥各項費用共計7234元,由其監護人支付。
問題:從本案中我們可以受到哪些啟示?
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并展示:人人享有生命健康權。我們珍惜、愛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樣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環節三:歸航拾貝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環節四:拓展延伸:
環節五:布置作業
1.查一查:為配合我市正在開展的“消防安全檢查”活動,請你調查我們學校和你所在的社區有哪些安全隱患,并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
2.做一做:生活中你會遇到哪些險情,應如何應對?
教師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我們要依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不受侵犯。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讓我們珍愛生命、尊重生命,使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使有限的生命更有意義。最后祝愿在座的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一生平安,一生幸福!
七年級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我國公民作為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
(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案例;能夠依法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享有的合法權益,并積極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及不履行消費者法定義務的行為作斗爭。
(3)思想覺悟目標:增強作為消費者的權利義務觀念,正確行使消費者的權利,自覺履行消費者的法定義務。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既是本框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
(2)“消費者要依法維權,以及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二、教學設計構思
1、基本設想: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內容。既要挖掘出教材內容的內在涵義和各個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又要充分利用教材小字部分的案例、輔助圖片和小資料欄目。
(2)積極推動和引導學生參與。運用課前搜集案例、課中自學、討論、思考回答、課后蹤跡、練習等多種方式,推動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注重學以致用,培養探究意識。在教材知識學習完了以后,利用最近發生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引導學生分析、思考、探究。
(4)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體現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
2、教學用具:多媒體
3、課前準備:學生搜集1-2則消費者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案例,教師進行分類評議,并選取3則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進入新課之前,我想請同學們協助我進行一個調查。
(投影)假如你購買了一本《智慧背囊》,回家后發現里面缺頁,也就是一部分內容沒有。當你去要求書店老板更換時,書店老板拒絕更換,你會選擇以下哪種處理方式?
A、自認倒霉,下次不到這里來買書了
B、同他講道理,堅決要求更換
c、向工商局舉報
D、找幾個朋友把老板打一頓,然后要求更換
E、
(分別統計選擇各項的人數,并指幾名代表說明理由。)
那么,從法律角度來說,哪些處理方式是可取的、合法的?又有哪些相關理由是符合法律要求的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學習今天的內容:(板書課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學習新課】
1、自讀、思考
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屏幕上的“思考題”預習本框內容。
(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⑴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有哪些?
⑵我國建立了哪些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組織機構?
⑶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么辦?
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
⑷公民作為消費者,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哪些法定的義務?
2、消費者享有的權利
請大家觀察課本第41頁的漫畫。漫畫中的“你”指誰?(消費者)“毀你”、“宰你”、“蒙你”、“害你”、“騙你”、“坑你”,所表明的是什么?(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象。)“我來保護你”中的“我”是誰?(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法)
(師)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專門制定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法》。那么,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
(生)略
(多媒體展示:消費者享有的權利)
(師)請看消費者享有的第(1)項權利:保障安全權。它的含義是: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例如:“我來保護你”的漫畫中,這位女士本來希望美容,結果卻被經營者弄得毀了容,經營者的`行為就侵犯了這位女士的保障安全權。
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了“保障安全權”的含義,再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權利。下面,把全班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同學針對一項權利,討論它的含義,并舉例子說明。然后每個小組推選一位代表,說明該項權利的含義,并舉一個例子說明。
(學生討論)
(各組代表發言,教師評價;允許其他學生補充;個別組沒有代表發言的,由教師說明。)
(師)對于消費者享有的權利,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現在用2分鐘時間,請大家快速記憶這九項權利。
(指名背誦)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漫畫,大家區分一下漫畫中的經營者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
(多媒體展示漫畫,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引導評價。)
3、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組織機構
(師)在商品服務市場上,經營者往往處于經濟上的優勢地位,而消費者則往往處于劣勢,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經營者的侵害。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依法建立了哪些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組織機構?
(生)略
(師)請用最簡潔的詞語把這些組織機構概括出來。
(生)略
(師)課本第42頁和43頁的圖片,分別體現的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哪一機構?
(生)略
4、消費者要依法維權以及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
(師)有了上述組織機構的保障,消費者并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除了上述組織機構保障以外,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應該怎么做?
(生)略
(師)對此,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哪些具體的規定?
(生)略
(師)現在,我讀幾則大家搜集的比較好的案例,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分析略)
(師)在上述案例中,許多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了消費爭議。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了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
(生)略
(師)(指名讀第44頁兩則小字案例)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兩則案例中的消費爭議,分別是通過什么途徑解決的?
5、消費者必須履行法定的義務
(師)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消費者依法享有合法權益,國家建立組織機構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也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另一方面,消費者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法定的義務。消費者有哪些必須履行的義務?
(生)略
6、案例深化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對于課前我們進行的調查,相信大家已經有了正確的答案。為了加深對剛才所學知識的理解,現在我們一起來關注今年在我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
(多媒體展示)
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
(一)“空殼奶粉”喂死嬰兒
在安徽阜陽的農村,從去年開始,有100多名嬰兒陸續患上了一種怪病。本來健康出生的孩子,在喂養期間,開始變得四肢短小,身體瘦弱,尤其是嬰兒的腦袋顯得偏大。當地人稱這些孩子為大頭娃娃。現在阜陽已經有8名嬰兒,因為這種怪病而夭折。而令人意外的是,導致這些嬰兒身患重病甚至奪去他們生命的竟然是他們每天都必須食用的食品——奶粉。
根據阜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所出示的檢驗報告,這些嬰兒平日所食用的奶粉蛋白質含量僅為1%,而根據我國現行的產品質量標準,0-6個月的嬰兒奶粉蛋白質含量應為12-18%。這些奶粉被人們稱為“空殼奶粉”。
(二)“黑心”商家制售假冒奶粉
阜陽市疾控部門收到13位患兒家長送檢的13種奶粉,經檢驗全部不合格。
【七年級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法律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教學反思12-15
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總結04-15
關于管理中如何善用團隊戰略12-15
七年級思想品德期末試卷分析02-27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中期考試12-16
公民私有財產的繼承受法律保護歷史優秀教案12-13
怎樣善用天賦的應屆生職業規劃12-14
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考試后的教學反思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