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孤獨的西方哲學史讀后感
在海邊讀《西方哲學史》,讀到傻掉,關于孤獨——西方哲學史讀后感之四。回到成都,竟然對紅塵俗世有不堪重負之感。陳果老師在情商一課中說道,我們的一生已經非常短暫,而屬于自己的時間就更少。當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時間屬于我們和單位的共有;當我們回家,時間屬于家庭成員共有;當我們參與社交,時間屬于我們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游戲,也是被游戲占有了時間。捫心自問,人生屬于自己的時間究竟有多少?南澳島之行,嘗試獨有的時間。
清晨獨自在沙灘上慢跑,赤腳獨自在沙灘上躑躅。夜晚獨坐在沙灘上,就像一個孤兒,對話拍岸的浪濤:“我說的你懂嗎?你說的我都懂!倍螅瑢⑸弦碌娘L帽拉緊,“矗立”在凜冽的海風中大聲的背誦:“他們身在眾人之間又永遠是孑然自處”。一直到,有好心人前來提醒:“千萬不能下海啊!”
斯賓諾莎說:“凡追悔某個行為者,雙重的悲慘和軟弱。”我不能放下的過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羅素說:“存在就是能夠和最多數相容的有!蔽也荒芊畔碌奈磥硖,我需要存在,于是必須和現實最多的相容。
至于現在:“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邊,不費許多勞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幾乎被所有人等閑忽略?不過一切高貴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樣是艱難的”。
“不是因為我們克制情欲,所以我們享有福祉,倒因為我們享有福祉,所以我們克制情欲。”——摘自《西方哲學史》
當我們開始信仰的時候,應該已經完成了懷疑,獲得了答案,并且,具備了勸降那條蛇的能力!P者
【孤獨的西方哲學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西方哲學史結課論文06-28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12-10
羅素《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06-28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600字06-28
淺談實體思維在西方哲學史上的發展歷程06-24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06-10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11-08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作文07-03
羅素西方哲學史讀后感07-02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集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