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1,通過讀文,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通過情境創設,培養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過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
4,通過匯報,交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⑴ 郵票(3張以上).
⑵ 觀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 別針一枚.
⑷ 了解郵票的知識.
2,教師準備:
、 搜集有關郵票的一些知識.
⑵ 郵票.
【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目標: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2,形式: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3,過程:⑴ 教師出示下載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⑵ 學生發言:
、 用小刀裁開;
、 用手撕開;
、 用剪刀剪開;
、 用別針刺開.
、 教師評價:
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目標: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2,形式: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3,過程: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⑵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 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1,目標: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2,形式: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3,過程:
、 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⑵ 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
① 為什么以前的郵票沒有齒孔
② 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③ 郵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明的
④ 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
、 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 教師隨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表格:
解決的問題:
課文中的答案:
補充的資料:
、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
⑸ 齊讀動詞,體會動作.
⑹ 小實驗:
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實驗時,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 學生談談實驗后的感受.
、 回答”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 “理解”立即”.
、 回答”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理解”仍然”.
⑽ 拓展:
、 因為打孔機打孔快,打孔后郵票能又快又整齊地分開,所以現在它仍然在使用,在為郵票打孔.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
② 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
、 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 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
……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大家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齒孔,我們才很容易地將它撕開,我們應該感謝誰
生:感謝阿切爾.
四,總結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談談: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3,總結.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郵票齒孔的故事》經典教案07-02
《郵票齒孔的故事》課后反思07-02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07-02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06-22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07-13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感悟07-02
郵票齒孔的故事的教學后記07-02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03-12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11-08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