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幼兒繪畫看寶寶心理
。禋q的牛牛對心理咨詢是很抵觸的,他說:“我沒有神經病,是媽媽有神經病,整天嘮嘮叨叨,煩死了,讓媽媽去死吧,我再也不想見到她!”心理咨詢師沒有沒有阻止牛牛的發(fā)泄,還鼓勵地說:“聽說你的畫畫得很好啊,我這兒有紙,讓我看看你都會畫一些什么好不好?”牛牛很喜歡畫畫,所以他畫得很快,一會兒一張畫紙就畫滿了:一群沒有耳朵,彼此叫罵的人。他特別有興致的進行解說,這個拿著刀,那個拿的是槍,他們在打仗等等。
首先,畫面整體比較雜亂,人物排列層次混亂,這反映出牛牛所感受的周圍環(huán)境是亂糟糟的戰(zhàn)場。無論是在地面上,還是在樓上,大家都在打架,戰(zhàn)場無處不在。這一環(huán)境必然使牛牛的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一種被接受的安全性。
其次,從人物之間的關系來看,人物彼此之間是攻擊、打殺、謾罵的行為,而且牛牛特別以多次描涂的形式強調了人手中所拿著的武器,。這反映出人際關系強烈的攻擊性、防御性,家庭之中人際親密性很差。事實上,媽媽離異后帶著牛牛住在父母家里,她因為工作壓力大,對牛牛的期望高,因此經常性的懲罰牛牛;而天天最親密的外婆,有時看著牛牛就想起牛牛的爸爸,因此責罵牛!澳憔拖衲隳莻沒有良心的爹,故意想氣死我!”外公脾氣很暴躁,經常性的發(fā)脾氣。
第三,從每一個人物來看,牛牛幣下的人都沒有耳朵。耳朵本是信息流通的一個主要渠道,是我們身體的重要器官,而為什么牛牛所畫的人都是沒有耳朵的呢?是忘記畫了還是本來潛在的自我意象就是無耳朵的呢?對此,牛牛自己的解釋是“有耳朵多麻煩啊,要聽大人說那么多的話,我寧愿不長耳朵!”牛牛畫沒有耳朵的人,這主要是在于媽媽說教太多而導致牛牛防御性逃避。媽媽以說教的方式與天天溝通,道理講了很多很多,雖然看似民主的家庭教育,但潛在觀念就意味著媽媽說的都是對的,你必須聽我的話。權威教養(yǎng),造成牛牛情緒的壓抑和緊張,是牛牛學會消極怠工,以聽而不進、走神、點頭或者是厭煩、對抗等形式來應對媽媽,畫面表現為以沒有耳朵來應對,沒耳朵樂得輕松。
最后,牛牛所畫出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簡單的火柴人,并以簡單重復的線條進行表達,說明牛牛的形象思維水平發(fā)展仍有待提高。
【從幼兒繪畫看寶寶心理】相關文章:
成人如何教寶寶繪畫07-02
如何讓寶寶展現繪畫個性07-05
貼畫提高寶寶繪畫能力07-03
《柳葉寶寶》的托班繪畫教案07-03
培養(yǎng)寶寶繪畫興趣的小妙計07-04
培養(yǎng)寶寶繪畫興趣的的有效方法07-04
小班繪畫《兔寶寶做運動》說課稿06-21
兒童繪畫心理學常識07-03
幼兒繪畫熊貓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