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我是小音樂家》有感范文
《我是小音樂家》是三年級第6冊音樂書上的一節表演課,一首四二拍節奏,歡快活潑的歌曲。任老師選擇它為組內公開課的教學內容。
這首歌曲有三段歌詞,分別介紹了三種樂器:倫敦的吉他、柏林的提琴和巴黎的法國號。任老師從三段歌詞內容入手開始課堂的導入:播放三種樂器的獨奏視頻。視頻后對于三種樂器進行簡單的講解。每段視頻后都請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模仿樂器演奏的姿態。“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體驗一下作為小小音樂家的感覺”。課堂的導入非常的簡潔并且目標性強,讓學生感受每種樂器的音色、演奏狀態對于學生理解歌詞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歌詞中每段都有表示樂器音色的歌詞,第一段吉他的音色是:勃隆砰砰砰、第二段提琴的音色是:地隆砰砰砰、第三段法國號是嘟隆砰砰砰。正是導入時對樂器音色進行了講解,才讓歌詞更加容易理解。播放視頻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樂器演奏時的姿態,為后面身體律動做了鋪墊。
初聽歌曲: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怎么樣的感受,也就是聽聽歌曲的情緒。學生回答:歡快的、活潑的、等等。
復聽歌曲:請大家隨著音樂一起用雙手表現出歌曲的節拍。
歌曲是四二拍,學生用拍手拍肩來表示歌曲的強弱規律。
再聽歌曲:任老師隨著旋律音高的起伏在黑板上板書了歌曲的旋律線,學生們對于歌曲的音高有了最直觀的視覺感受。對于后面的學唱部分有很大的幫助。學生隨音樂跟著老師一起用手指懸空劃出旋律線。
學唱歌曲:
1、讀歌詞。老師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朗讀歌詞,這一環節讓學生能夠避免一些學唱時出現的節奏上的問題。因為這首歌曲在“跳喲唱喲”這一句時非常容易弄錯音與歌詞的對照,哪個字唱幾拍不太明確,跟讀歌詞可以很有效地解決,并且中間出現了一個八分休止符,讀歌詞時也可以重點講解。
2、老師彈琴范唱歌曲。
3、學生跟琴唱旋律,對不準確的地方進行了糾正。
4、師生接龍唱歌曲。
5、身體律動:根據歌詞中的樂器,模仿演奏姿態進行表演。
拓展編創:請你選擇其他的樂器進行歌詞編創,有幾個供學生選擇:鋼琴、架子鼓、葫蘆絲。學生的編創興致特別高,編創出很好的歌詞。
總結:你本節課的收獲是什么呢?學生談了談自己的收獲后總結下課。
我認為本節課導入簡潔有效、教學環節有序清晰、拓展編創部分讓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讓我獲益匪淺。
【聽《我是小音樂家》有感】相關文章:
我是小音樂家說課稿07-02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04-06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06-17
音樂家的小故事03-10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11篇03-16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10篇06-17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10篇)06-17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精選10篇)06-17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10篇04-09
我是小音樂家教學反思(10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