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書感悟1400字
一位西方學者在評價世界文學的發展時說:16世紀時,人類的智慧之光同時照亮了東西方。照亮西方的是戲劇家莎士比亞和小說家塞萬提斯;而照亮東方的是戲劇家湯顯祖和小說家吳承恩。吳承恩筆下的《西游記》誕生后遍布東方,成為東方文學的驕傲
百回本《西游記》自明代中葉問世以來,流傳至今,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深刻描繪了社會現實。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游記》的內容最為龐雜,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內容。既有仙人的神秘色彩,又融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色彩。看似如此小小一本《西游記》,其中蘊含的道理可不少,值得去細細感悟。
《西游記》第一章回描述了“石猴出世”的內容,可別小瞧了這一章節,作者吳承恩用大量筆墨描繪時空背景“勢鎮汪洋,威寧瑤海······丹崖上,彩鳳雙鳴;峭壁前,麒麟獨臥······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其中每個詞,每句話都飽含著作者的歡喜與憧憬。接著描繪悟空的誕生“孕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目運兩道金光,射沖府”。將孫悟空描寫得神乎其神,正體現了中國古人對生命的起源,人類起源的一種偉大的哲學思考,并且在之后的“大鬧天宮”等情節中賦予悟空人類酷愛自由的本性。
最近一段時間,總有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否過時”的話題辯論。我個人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沒有過時。通過《西游記》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中,我能體會到這一點,其中蘊含著許多如今適用的道理。
團隊精神;《西游記》中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成功取經。小說中的師徒四人何不與我們如今社會中的小團隊類似呢?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集體社會而單獨存在。小說中師徒四人在面對妖魔鬼怪時,毫不畏懼,通力合作,發揮各自的長處,雖然偶爾有小摩擦和信任危機,但最終都能一一化解。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也應該如此,大家互幫互助,眾人拾柴火焰高,才能快速高效的化解種種困難與危機。
抓住機遇;在發現水簾洞而稱王之前,眾獼猴在面對巨大雄偉而又未知的瀑布時都躊躇不前。而這時,孫悟空勇于嘗試,抓住機遇躍進瀑布中,才會發現一應俱全的水簾洞,才會稱王。現如今,這個道理更為重要。雖然說伯樂會尋找到千里馬,但作為千里馬也不能只是等著被伯樂相中,也應該抓住機遇。
明中葉誕生的《西游記》中也隱藏著如今優秀的科學成果。比如說:“呼風喚雨,馭雷布云,騰云駕霧之術”與氣象衛星,遙感探測,人工改造天氣;猴毛變術的“分外之法”與生物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火眼金睛”與微光夜視,光學望遠和顯微技術······
綜上,屬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部分的《西游記》中可由于今的道理并不少,并未過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見一斑。
我身邊的許多同學,將西方節日看得比傳統節日更為重要。每逢西方節日,就早早計劃著如何度過,而對于傳統節日則不然。如今,外國文化入侵現象十分嚴重;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子書更為廣泛地使用,網絡小說泛濫,優秀的文學作品漸漸被遺忘;也有許多少數民族人民走出家鄉,少數民族的語言被遺忘,會說的人越來越少,導致這方面的缺失。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古代仁人先賢思想精髓的結晶,歷經幾千年的錘煉與印證。既是對世間萬物普遍規律的總結,更是不以時間和空間的轉化而輕易改變的真理。我認為,接受西方優秀文化并沒有錯,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將要舍棄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難道不應該拾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嗎?難道不應該從中感悟道理與人生嗎?難道不應該繼續傳承下去嗎?在平時休息時間里,我們應該多讀一些優秀文學作品,與作者一起走入心靈世界,享受優秀文化的沐浴。在考慮去哪旅游時,多考慮去一些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參觀,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不同的優秀文化,是不同的智慧結晶,有著不同的哲理,何不評讀經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西游記》讀書感悟】相關文章:
西游記讀書收獲感悟11-05
西游記讀書感悟06-10
《西游記》讀書感悟06-25
西游記讀書感悟04-07
《西游記》讀書感悟10-23
《西游記》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06-29
西游記的讀書感悟隨筆05-27
西游記讀書感悟范文06-10
《西游記》讀書感悟范文07-02
西游記讀書心得感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