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流通背景下行業重置價值分析的論文
所謂重置價值,簡言之,就是生產構建同樣資產所需的成本價值。股權分置改革對于估值體系將帶來巨大影響,即在目前以業績增長為基礎的估值標準之外,又多了一個新的角度-即強化從資產角度出發的估值標準。因為在股權分置解決后就意味著A股市場的全流通,而在全流通的背景下,通過股權購并等行為,證券市場所提供的資產配置空間和效率均將得到有效提升,重置價值高于市場價值的資產富裕型公司無疑會成為資本關注的重點,甚至有可能成為產業資本關注的焦點。可以說,重置價值正在逐步發展為未來市場新的投資標桿。
在“后股權分置時代”,擁有自然資源、營銷網絡、特質品牌和壟斷優勢的行業與公司,往往難以“復制”而具有較高重置成本,這些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股價即使沒有補償也未必下跌。比如講電力、水泥等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較大的產業形態,如果它們目前的市值低于重置成本,極有可能引來產業資本的關注。對于此產業資本來說,與其重新投資電力機組,還不如收購此電力公司,這樣就有可能利用股權分置的契機而介入到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的爭奪中,這樣就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投資機會。還有類似于房地產、商業等上市公司擁有的資產大幅增值但尚未在凈資產上得以體現品種。
筆者將公司的重置成本分為兩類:有形資產重置成本和無形資產重置成本。前者中,鋼鐵、石化、電力、港口、地產、商業零售等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大的行業,具有較高的資產重置價值。后者中,具有品牌價值以及政策性壟斷資源的行業,如食品飲料、旅游、銀行、傳媒等行業,具有較高的資產重置價值。
鋼鐵、石化、電力及機場行業――這類企業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初期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大、折舊費用大,經營性杠桿高,具有較高的資本性進入壁壘。對企業的重置將主要體現在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建造及安裝上。
房地產、商業行業――此類上市公司擁有的資產大幅增值但尚未在凈資產上得以體現品種。比如講,益民百貨擁有的商業地產重估價值將達到15億元至20億元之間,折合每股凈資產達到7.7元至10.3元,較目前的市價依然高出近一成,這樣的個股是不怕股權分置的,反而會因為股權分置所帶來的資產價值重估這一契機而成為價值再發現的機會。
食品飲料、旅游行業——這些行業的無形資產價值可能遠超過其有形資產,如固定資產及存貨的價值。以茅臺的品牌價值為例,據有關專家的預測,目前茅臺酒僅品牌價值就在200億元左右,5年之內茅臺品牌價值可達到250—500億元。而貴州茅臺的總市值在206億元,未來公司的總價值將會隨著品牌價值的提升逐步增值。而品牌的無形資產價值在目前的財務會計準則下,是無法體現的。
綜上所述,在全流通背景下,結合周期性行業發展階段性見頂,原材料價格、生產價格指數、物價指數之間的價格剪刀差進一步縮小的現實,下半年可把握上述行業中重點個股的投資機會。
【全流通背景下行業重置價值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化背景下的計算機技術在機械行業中的應用分析論文07-03
國際投資背景下的經濟增長論文06-25
司法考試背景下獨立學院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論文07-03
信息化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探索分析論文07-04
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教師德育教育現狀分析論文06-25
互聯網背景下電影營銷模式的研究論文06-30
新課程背景下教學中的信息技術論文07-03
軌道客車制造行業焊接技術分析的論文06-27
電影中字體設計的價值體系分析論文07-02
股評推薦股票價值的實證分析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