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遠方的大山》有感
課堂實錄:
一、回顧思考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4課,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讀課文,思考:按照時間順序,可以把課文分為幾個部分?
導入簡潔有力,直奔主題。
2.生自由讀。
3.師生交流。生答,師板書:
2001年前遙不可及
2001——2003年站在山腳
2004年翻越大山
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老師一邊鼓勵學生說下去,一邊板書。學生的聲音開始很低,后來可以大聲地說了。
二、精讀文本
1.默讀課文1、2小節,你從哪里可以看出劉翔的遙不可及的?可以圈劃出來。
一生答:奢望。(隨后老師提問“奢望”一詞的意思,并要求學生造句)
讀含有“奢望”一詞的句子,讀出感情。
在造句的過程中,老師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能否說出句子來,更重要的是學生說得是否完整、準確。讓多位學生進行嘗試,老師耐心地點評。
2.從這一句可以看出劉翔把約翰遜視為什么?
過渡:正因為劉翔把約翰遜視為目標。所以......(問題承上啟下,過渡自然)
3.讀3——7小節,思考劉翔在2001年的表現和想法是什么呢?2002年呢?2003年又是怎么樣的呢?用線劃下來。
4.師指名回答,生朗讀,后全班讀
特別注重學生朗讀時的感情,以此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5.教師總結,請學生再一次看板書。
6.從寫法上看,這三年有什么是一樣的?有什么是不一樣的?
(有的學生從內容上回答,在老師的提醒下,回答問題。)
7.在3-7小節里,劉翔是靠什么一步一步走到山腳下的?
生答,師點評,提醒學生從文字中找答案。
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先學到這里,下節課我們看一下2004年劉翔翻越大山后的喜悅。
感受:
毛老師在課堂上一開始就先聲奪人,簡明扼要的直奔主題,整節課,層次分明,過渡自然。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老師非常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要求說完整、說準確,給同學們嘗試的機會。整節課洋溢著陽光與朝氣,很有力量,非常喜歡老師上課的風格。
【《翻越遠方的大山》有感】相關文章:
學習課文《翻越遠方的大山》有感06-23
《翻越遠方的大山》讀后感12-16
翻越那座山作文09-20
中考大山06-24
《成功是翻過遠方的大山》優秀讀后感06-27
家鄉的大山作文06-23
家鄉的大山作文03-09
我終于翻越了那座山作文03-10
翻越那座山作文(共14篇)09-28
大山的背影工作演講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