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挑戰與機會教師成長報告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到來,許多新的名詞開始與我們的日常教學為伴,什么“校本教研”“校本課程”等等。這給了我們新的挑戰,也給了我成長的機會。
首先,專家引領是支持。廣西師大專家的引領正是彌補我們專業水平的欠缺,理論知識的貧乏。為此,學校組織教師與專家接觸,聆聽專家的講座、意見,與專家交流,這是很好的提升自己教學品味的前提。專家對于理論知識的研究精專,有一定的深度,有時我們的一些教學現象就必須通過專業的理論知識加以解釋,而基于教師的知識水平有限,要借助于專家的引領,才能解開迷團。教師只有在不斷地磨練中,才能對自己知識水平會逐漸提高,促其專業水平的發展。
對于校本教研,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上研究課。因為一節課下來,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碰到的疑惑,而我們課前所創設的教學設計,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檢驗后,是否適合學生實際的需要,存在的什么問題等等,都需要及時地加以解決,否則就像魚刺卡在喉嚨里,不吐不快。這樣就自然而然,需要通過自己的反思并尋找同伴互助,在研究中達到解決問題。在這其中,我們有時會為了一個問題會去搜尋資料、打開電腦網上進行交流、對話,有時會與教師爭得面紅耳赤,通過一番的爭執與探討,使我的專業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這正是校本教研這種基于學校、貼近學校師生的實際情況而體現出來一種優勢,它折射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教學研究方法,呈現給我們是一種獲得成功的快感。這也是是教師專業技術水平提高的一條捷徑。
其次,是教師的個人反思,這是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基礎和前提。許多教師對教學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能進行深層次地探究,得過且過,或者對于教學中出現的疑惑囫圇吞棗,一知半解,這樣教師始終不能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幾十年原地踏步。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突破自己,能夠做到教學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學設計要體現什么教育理念,實施時能不能順利落實,教學中充分發揮教育智慧,對教與學的活動及時靈活調控,使動態的課堂不斷有新的資源生成。上完課,好好反思一下,有些什么收獲,還存在些什么不足,今后怎樣改進。時時處處用新課程理念來思考自己的教學行為,使教學反思有效地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在這個廣闊的教改的舞臺上,雖然我為之付出了許多,但是我得到卻更多。這就是教科研基地的迷人之處,也是成功之處。
【挑戰與機會教師成長報告】相關文章:
《教師的挑戰》有感06-23
《教師的挑戰》有感09-17
《教師的挑戰》有感[集合]09-14
《教師的挑戰》有感[熱]09-14
教育筆記-多給孩子成長機會10-14
惠普發布Touch Pad的能挑戰iPad2的機會在哪里?07-13
教師專業成長報告07-02
教師個人成長報告07-02
教師個人成長報告06-18
教師個人成長報告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