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瘋狂的導演觀后感范文
電影到底是藝術還是商品,這幾乎是伴隨電影誕生就開始形成的問題。而隨著電影市場的不斷拓展,于是就有所謂文藝片與商業片的區分,前者偏重于藝術價值,后者則訴諸娛樂要求。當然,二者也不全是界壘分明的,優秀的影片總是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從而使自己既保持一定的藝術性,同時又具有某種商業價值。
然而,時至今日電影創作氛圍卻遠沒有想像的那樣和諧,對于大多數青年導演來說,由于缺乏足夠的知名度,只能背負著電影夢想掙扎在藝術理念與現實生活之間,并不完善的融資渠道決定了電影制作受制于資金的困擾。
《瘋狂的導演》將電影制作人的生存囧境搬上銀幕,讓我們看到光輝背后的辛酸與無奈。權利資本是無孔不入的,在社會的任何領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相對而言,電影作為現代工業的結晶,本身就與資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也無須對之進入回避。在某種程度上,資本對于電影具有某種催化作用,畢竟任何電影都離不開資本的扶持。
但是,資本從來不是慈善家,對于電影來說資本并不是無償的援助,它需要投資收益。正常情況下,在成熟的電影市場里資本與電影的關系是明確的,它只追求最大利潤率,因而它需要電影能給自己帶來收益。市場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資本的走向,因而對于資本持有者來說,可能有自己的特殊電影嗜好,但這種嗜好以不損害自己的利益收入為前提。
在時下國內的電影界卻遠沒有成熟影視產業的理性,資本更多的情況下以一種肆無忌憚的大鱷面目出現,既沒有成就投資者的理性,也沒有對電影產業本身的理解。《瘋狂的導演》就真實地展現了目前電影界內投資方的這一面,作為青年導演(高天)與制片人(張殿倫)不得不為了籌集資金而到處作揖打躬,而各路資方則趾高氣揚,頤指氣使。在這種極度扭曲的社會現實面前,高天不得不一步步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順從各種投資方的意志,將自己的劇本改的面目全非。
極力資本對電影創作的這種隨意擠壓即不是理性的投資者的態度,也不是電影創作者所需要的資本融入方式。事實上,這種擠壓恰恰顯示電影商業化的不成熟與不專業,在投資方看來,電影既不是獲取利潤的手段,也不是追求藝術價值的對象,而是自己手中的玩具,或者心血來潮時的消遣。
由此,在當前的電影市場,權力資本更像是一種怪胎,既不追求利潤空間,也不關注電影的藝術性,全憑投資者好惡進行運作。而對于基層導演特別是青年導演來說,由于缺乏足夠的知名度來融資,只能接受這種畸形資本的擠壓。這就造成電影制作的雙重困境,一方面缺乏對市場的敏感度,無法創作成熟的商業片,另一方面也沒有藝術自主性,無法拍攝體現導演創作理念的文藝片。而整個創作節奏都跟著資方走,電影最終體現的是投資者的個人趣味。《瘋狂的導演》就是在夸張的外表下真實地反應了當前電影創作的現實狀態,也表達了電影人對電影前途的某種擔憂與焦慮。
【電影瘋狂的導演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導演基礎知識要點07-04
80后導演澤田和他的電影故事06-28
瘋狂猜圖鯊魚電影電視答案圖解07-04
《瘋狂的原始人》電影觀后感06-09
《瘋狂原始人》電影觀后感03-21
給《夏洛的網》電影導演的一封信07-01
觀看《瘋狂原始人》電影觀后感08-31
觀“瘋狂動物城”電影有感07-02
動畫電影《瘋狂原始人》觀后感范文06-24
喜劇電影修女也瘋狂觀后感4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