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課后的綜合反思
反思原意指光的反射,作為哲學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間接性意義,指不同于直接認識的間接認識。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聽課后的綜合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課后的綜合反思 篇1
這次的教研課主題分二個,其中周琳老師的英語課、龔建安老師的美術課《建筑藝術欣賞》聽了之后,頗有感受,下面本人就這兩節(jié)課再結合本學科特點談點感受:
1、在課堂中教學任務到位,學生的活動充分得到體現(xiàn)。我們要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多參與一些操作性的活動,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高,而且容易掌握所學知識。
2、學生真正參與了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全員參與。在每一堂課中,我們老師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特別是部分后進生,要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讓他們覺得學習是有趣的。我們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歷程,以及在這個歷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
3、教師在課堂上體現(xiàn)出來的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的多樣化的評價體系。我們對學生的評價作用應該是很大的,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信心,增強自尊心。
4、我們的課本知識,學生是不喜歡學的.。因為書本中有些是枯燥泛味的。因此,學生學起來吃力而且學習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這次龔建安老師上的美術課讓我感促很深,我想“我也應該像龔建安那樣,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與其它學科進行整合,這樣我們的課堂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5、文本的選材非常典型,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思想。這在美術課中得到了充分扡體現(xiàn)。
6、在英語課中,特別強調活動化,但在本節(jié)課中的活動是否太倉促了點,有沒有落實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呢?而且我覺得老師沒有很好地關注每一個學生,而是關注少數(shù)學生。新課程是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7、在美術課中,讓人覺得這好像是在上信息技術課,而不是在上美術課,而且學生對老師提供的素材是否看得懂呢?是否能起到美術欣賞的作用呢?這都值得大家去思考。
聽課后的綜合反思 篇2
這是一節(jié)漢語拼音復習課,不足之處有以下6點:
1、學生讀書時唱讀現(xiàn)象很嚴重,吐字不是很清晰,這兩方面應加強訓練,讓孩子的讀書聲聽起來清脆悅耳;
2、在課堂教學中應多使用手勢、激勵學生的語言也應該盡量豐富一點,多加變換;
3、教學設計上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完整的故事情境,貫穿整個課堂才會更有吸引力;
4、教學設計上應多設置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游戲、表演、比賽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5、應該用油漆在黑板上畫好四線三格以及田字格,規(guī)范書寫,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
6、教師板書要嚴謹、規(guī)范,板書音節(jié)的時候應該嚴格按照四線三格的位置來書寫,給學生做好示范。
自我反思:
1、在學生唱讀現(xiàn)象方面今后我會利用早讀課的時間加強對學生讀書聲的訓練;另外,上課前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學習朗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教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時刻注意加強對學生讀書習慣的訓練。
2、在教學準備中會從三方面去準備:
(1)、在教學中設計中多設置一些有吸引力故事、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分小組或男女生比賽這些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盡量每堂課都創(chuàng)設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個課堂,讓自己的教學任務和孩子們的學習任務都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
(2)、完善充實教學課件,內容要精煉、多用孩子們感興趣的卡通圖片、準備一些生字卡片,用這些東西輔助教學,讓孩子們對學習感興趣,有主動學習的欲望,幫助學生學習知識;
(3)、對板書的設計及書寫做到不僅要工整規(guī)范,而且要盡量美觀有內涵。
3、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豐富、變換自己的語言。例如:
(1)、夸獎孩子可以說:你聽得很認真、你觀察的真仔細……
(2)、提醒不認真的孩子可以說:看某某同學坐的真端正、某某同學一直都很認真的在聽講,老師可喜歡這樣的孩子了……
不能一成不變的說“棒棒棒!你真棒!”說話語氣做到親和有吸引力,多用積極的語言激勵學生,而不是用命令式或者生硬的語言去要求孩子必須怎么做,這樣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4、在板書方面會嚴格按照四線三格的位置書寫拼音,教學生字的時候在黑板上用田字格書寫,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我會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們起一個良好的示范。
5、課件制作中出了一個小錯誤,把“日出”的音節(jié)“rìchū”錯打成“rìzhū”了,在以后課件制作后要排查錯誤,以免給學生做錯誤的示范。
作為剛出校門就走上工作崗位的新老師,我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確過于稚嫩,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非常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努力讓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聽課后的綜合反思 篇3
《聽魚說話》是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善良和誠信”。本文通過寫愛釣魚的外公和小孫女瓊兒在釣魚時的幾次對話,讓我們感受到外公的有趣和瓊兒的聰明、純真、善良。情節(jié)簡單,主要通過對話推進情節(jié),很有生活氣息和情趣。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課文,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表現(xiàn)外公風趣和瓊兒純真善良的語句劃出來,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互讀、分角色表演讀,從讀中去感受體驗人物的心理變化,體會外公的風趣幽默、瓊兒的純真善良,從而產(chǎn)生情感體驗的共鳴。《聽魚說話》,很多人都“聽”到了:外公有趣,瓊兒善良。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把《聽魚說話》“聽”清楚了呢?外公究竟怎么有趣?瓊兒的善良表現(xiàn)在哪里?除了這些,我們還能“聽”到些什么?
“瓊兒的外公是個非常有趣的人。”這是課文的第一句話,我們很容易捕捉到外公的性格特點——有趣。那外公究竟怎么“有趣”呢?我們不能讓學生僅僅停留于概念和定性,而應該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去感受:
(1)當瓊兒看到外公把蚯蚓掛上魚鉤問蚯蚓疼不疼時,外公先是就把蚯蚓拿到面前,像跟人說話一樣,面對著蚯蚓問它掛在鉤上受不受得了,接著又把蚯蚓放到耳邊聽了聽,然后還說蚯蚓說沒事兒,它最喜歡釣魚了。
(2)當瓊兒像外公一樣把蚯蚓放到耳邊聽,說什么也沒有聽到時,外公又說,蚯蚓跟你還不熟,蚯蚓的心事我知道,它是急著要下水去釣魚了。
(3)當瓊兒說小魚好像在說話時,外公馬上肯定魚真的'像在說話,又把魚拿到耳邊聽了聽,說小魚說拿我做湯,一定很鮮。
(4)當瓊兒說聽到小魚說我還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外公又驚又喜,并且還同意瓊兒把小魚放回去。
(5)外公最后說的那句話:“我還從來沒見過,學聽魚話竟有像你學得這么快的,一學就會。”這句話耐人尋味,瓊兒真的學會聽魚說話了嗎?瓊兒真的能聽懂魚話嗎?
瓊兒的善良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
(1)當瓊兒看到外公把蚯蚓掛上魚鉤時,就問:“蚯蚓不疼嗎?”是呀,要是鐵鉤掛在人身上,人肯定會覺得很疼。那把蚯蚓掛上魚鉤呢?瓊兒感同身受!
(2)當看到自己釣到的那條小魚,躺在岸邊草地上,小嘴一張一張的,看著“有些不忍心了”。魚兒是需要水的,現(xiàn)在小魚離開了水,呼吸困難,面臨著死的危險。小魚多么想回到水里呀!所以,瓊兒聽到小魚說:“我還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3)當瓊兒把小魚輕輕放回了水里,看著它尾巴一搖一擺地游遠時,心里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除了這些,我們還能“聽”到些什么?外公是有趣的,更是有童趣的,外公還是慈愛的、幽默的瓊兒一下就“學會”了聽魚說話(用成人的話說,就是“將計就計”);還說下一回聽蚯蚓說話,也“準能”一聽就懂。瓊兒的善良、聰明、可愛躍然紙上!
其實,讀到這篇文章的孩子,也和瓊兒一樣,充滿童真童趣!讀這個故事,不是刻意讓孩子學習瓊兒的“高貴品質”,而是讓他們和瓊兒一起感受童年,感受成長的快樂!
【聽課后的綜合反思】相關文章:
鼎湖山聽泉課后反思12-16
《綜合性學習:漫游漢字王國》課后反思07-01
《周長》課后反思07-10
長城課后反思07-12
《草》課后反思06-30
海燕課后反思06-28
課后教學反思01-25
《背影》課后反思04-18
《人生》課后反思05-19
教案課后反思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