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復式折線統計圖》課后反思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同學愛國情感與學習興趣。
數學依賴于生活,并從生活中籠統和升華。讓同學學習大眾的數學,學習生活的數學,這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觀。依據同學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我的第一想法。書中例題只提供了兩幅單式折線統計圖和一幅復式折線統計圖,看上去很單調,枯燥無味。怎樣激發同學情感呢?新課開始就出示中國地圖,并欣賞同一時間我國南北地區氣候的差別,體會我國地大物博,感受祖國的神奇,激發同學的愛國情感;緊接著說:“下面,我們一起用數學的眼睛再次感受祖國的神奇。你們愿意嗎?” 并適時出示兩幅單式折線統計圖,激發同學的學習熱情。在“分析應用”時出示某商場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況統計圖,并請同學根據第一季度銷售情況對今后銷售工作提出有效建議。由于接近同學生活,同學是暢所欲言,說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教學效果證明這樣處置真正激發了同學的愛國情感,有效地調動了同學學習的興趣。
。ǘ┰O置學習懸念,引導同學主動探索。
南宋理學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出息!惫湃艘苍f:“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笨梢姡耙伞睂W習的重要作用!耙伞笔峭瑢W深入學習的原動力,“疑”是開啟思維的金鑰匙。例題教學時先用兩幅折線統計圖分別表示青島、昆明兩個城市2003年各月的降水量,引起對折線統計圖的回憶(同學是踴躍發言);再提出懸念:“這兩個城市哪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同學一下子就恬靜了)這些問題僅在一幅統計圖里找不到答案,需要把兩幅統計圖中相對應的數據進行比較,逐月計算兩個城市降水量的相差數,才干找到答案。在同學感覺這種方法非常麻煩的時候,我適時點撥:“對比著看較煩,有沒有好方法讓我們一下子就看清楚呢?”同學們先深思了一下,緊接著都叫著舉起了手,他們知道怎么辦了?然后我改變教學計劃(原先準備直接出示畫好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請同學自身分四人小組討論該怎樣修改?課堂一下子就進入高潮,同學說的各種修改意見真的既合理有全面。我真的體會到同學的想象力和發明力是無窮的。(我的內心當時真的很激動)
(三)正確分析,大膽預測,培養同學統計意識。
統計活動的過程不只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而且還包括分析數據以和根據分析的結果做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而其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對于增強同學的統計觀念、發展同學的統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我一方面注意突出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同學進行考慮;另一方面還啟發同學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有關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談體會、說感受、提建議。如“分析應用”時,先根據某商場第一季度冰箱、取暖器銷售統計圖(沒有圖例)進行正確分析(哪條折線表示哪種電器),再根據圖上信息進行合理推想(如何正確進貨)。如“經歷制作過程”時,讓同學根據圖上信息進行大膽預測:我國第29屆奧運會將獲得多少枚金牌?從而使同學在分析和交流中,進一步加深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認識,逐步提高識圖和用圖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同學的統計意識。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從“創設情景,激發情感——設置懸念,主動探索——正確分析,大膽預測”等教學環節中同學即強化了思維,鍛煉了能力,又增強了統計意識。
【《復式折線統計圖》課后反思 】相關文章:
《復式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7-02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5-28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實錄07-02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7-28
《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06-04
折線統計圖的評課稿03-24
《折線統計圖》評課稿【經典】09-26
折線統計圖評課稿11-15
《折線統計圖》評課稿11-19
折線統計圖的評課稿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