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泉城》課后反思
《泉城》,備課時,我認真研讀了課文。本文語言優(yōu)美,生動形象,寫作點面結(jié)合,相得益彰,形象地寫出濟南泉水的姿態(tài)各異及其中的盎然情趣。全文結(jié)構(gòu)嚴謹,首尾呼應(yīng),總分層次清楚,無論布局謀篇,還是文字運用,都是學生模仿寫作的好教材。因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是學習本課語言最有效的途徑。
針對本課特點,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教學突破:
1、抓住重點詞,賞析品味,反復玩味。
詞語作為文章的基本單位,對詞語的學習、理解與運用,應(yīng)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而課文的重點詞,往往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抓住重點詞,既能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理解感悟,又使語文的閱讀訓練有了落腳點。
在欣賞四大名泉時,抓住理解 “涌”、“匯注”、“噴吐”、“冒”這幾個動詞,體會珍珠泉的“神奇”、五龍?zhí)兜摹叭唷薄⒑诨⑷摹八曅v”、趵突泉的“大、清、美”。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圖文對照等方式,進一步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感受泉城的魅力。尤其是在處理“涌”上更下功夫,學生在比較了“涌”和“冒”的不同后,學生在反復玩味中,領(lǐng)悟了涌的內(nèi)涵。
2、以讀促寫,有效遷移。
蘇教版的教材解讀中強調(diào):“學生語文課上的語言學習是一個有指導的讀書活動為主線的規(guī)范語言的內(nèi)化過程。”朗讀、理解、復述、背誦、運用,是進行語言訓練的根本手段。
我們?nèi)砸越滩臑榉侗荆谑熳x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遷移。但仿寫的對象,從過去的單純運用詞語,提高到對段式編排,布局謀篇等文章結(jié)構(gòu)的學習。
課文中有許多美好的詞句,讓學生讀讀背背,有助于他們進行知識的積累。在教學四大名泉后,讓學生再次欣賞《泉城》的美麗和神奇,要求學生用現(xiàn)有的詞語說說看到的泉水的特點正體現(xiàn)了這一要求。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中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質(zhì)疑問難。教學第3至5自然段時,進行學法遷移,讓學生自讀感悟后,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匯報交流,通過引導學生品析描寫泉水流動的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這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會學習的好辦法。
《泉城》教學的實踐,更讓我感受到三步導學的精妙,一定要活學活用;感受到集體教研的重要,眾人劃槳開大船;感受到反思的可貴,促進自己融匯貫通。
【《泉城》課后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泉城》教學反思素材06-24
泉城教學反思素材06-23
課后反思07-03
語文課文《泉城》教學反思07-03
《泉城》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07-02
《周長》課后反思07-10
長城課后反思07-12
《草》課后反思06-30
課后教學反思01-25
教案課后反思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