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之我見學科論文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成為我國目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的整合相應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 學科整合
隨著素質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成為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它是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并具有相對獨立特點的教學類型。信息技術進入教育領域,對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課程整合最基本特征是把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完全為其它學科的教學服務。
一.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
我國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與其它學科課程的整合
息信技術教育課程與其它學科課程的整合,則是指把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教育綜合起來考慮,使兩者的教學相互協調、滲透,是把信息技術教育做為工具和手段,把其它學科教育作為載體,既鞏固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又可以更好地實現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的活動。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等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簡單混合,也不是用信息技術來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而是從實際出發,尋找最佳結合點,突出教學重點,解決難點,探索規律,啟發思維;是“要把信息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課程中——就像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自然、流暢。”這就要求教師在熟練掌握技術手段的前提下,深刻了解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并將信息技術與本科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增強學習效果,從而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把新技術融合到教育教學中去,作為新型學習生態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促進基于信息技術的全面教學改革,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材。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1、教學內容的整合
通過學科教學內容的數字化和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使各學科的教學內容變成信息在師生之間交流,信息技術變成學習學科知識的工具,從而使信息技術教育內容與學科教學內容融合,實現教材的電子化。
2.教學模式的整合
長期以來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學習方式。而現在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演播模式,教師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大量采用講授法和談話法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加強講授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輕松有效地突破各科的教學難點。以教師填鴨式“教”,學生強迫性“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變為以學生自主式“學”,教師針對性“導”為主的教學模式,使教學信息由單向性向實時交流的雙向性轉變,進一步促進師生交往與共同探索,從而實現學習的自主化。
3.教育技術的整合
信息技術對教學過程的支持,使教師從一支粉筆,三尺講臺的“教書匠”,變成駕馭現代化教學工具的教學設計師。學生可以通過“人機對話”,進行自主學習、復習、模擬實驗、自我測試,從而實現教學過程智能化。
我覺得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它只能作為一種工具,但把它作為解決教育問題癥結的靈丹妙藥,或攻破教學難關的萬能工具,顯然是不科學的解決教育問題癥結的靈丹妙藥,或攻破教學難關的萬能工具,顯然是不科學的。把它用來評估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不科學的,要看相應的課堂環節是否適合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評課中加上“現代教育技術”這一條件,對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有一定作用,但負面效應也應重視。我作為信息技術老師,這點我深有體會,一到那位老師要去那講課了,我們就有忙不完的事,正因為有這一條。如美國兒童電腦教學課程專家毛爾科維奇所說:“先進工業國如美國和德國,所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以為電腦可以代替教師。到了最近,他們才逐漸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
4.教學資源的整合
學科教學資源庫、多媒體計算機系統、互聯網共同構成了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快速、方便地搜索到學科教學所需的內容,并根據需要自主設計、組織加工所獲得的教學資源,制作出充分體現教師個性的課件,創設學習情景,渲染學習氣氛,活潑生動地開展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出資源的泛在化和知識的體系化。
5.學生學習活動的整合
學生學習活動不僅要圍繞教師的“導”展開聽、說、讀、寫、想等常規活動,而且還要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開展研究性的學習,通過人機互動、師生互動、協作學習的活動,在師生交流與共同探索之中求發展,充分體現出人力資源的網際化。
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在以上五個層面的整合,實現教學的多媒體化、網絡化、智能化、社會化、情景化、工具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駕馭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也正是實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最終目的。
總之,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把信息技術作為工作、學習的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的需要,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重要途徑,是為當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所以我想我們要不斷的在教學中探索和實踐,總結經驗和教訓,盡快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教育實際的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整合的新路子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之我見學科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論文07-03
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論文07-02
小議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論文07-03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分析論文07-03
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論文06-27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策略論文07-02
信息技術與林學學科的整合論文07-02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思考的論文07-03
信息技術學科整合計劃11-25
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工作計劃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