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十五章《恒定電流》的第四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整個電學部分的一個重點。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歐姆定律”、“電功”等內容之后編排的,是分析和理解部分電路和全電路的交匯點。本節內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又為后繼內容的學習做出了鋪墊。
2、重點和難點
重點: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理解
難點:電動勢的概念;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
3、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電動勢的概念;知道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外電壓和內電壓之和;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理解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的公式表達和圖像表達,并能用來分析、計算有關問題;理解閉合電路的功率表達式,理解閉合電路中能量的轉化。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科學思維品質目標
通過教學示范作用,培養學生實驗探索和科學推理的物理思維品質,由此進一步認識物理思維方法;通過能力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地學習的思維品質,能夠變換、創設問題,從中理性地體會物理思維方法。
二、教學方法
1、對“電動勢”采用“類比”方法,并配以多媒體模擬分析,使學生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對“路端電壓與負載的關系”,可采用“設疑——猜測——實驗——分析——結論”的研究方法,以完成本環節的內容及從實驗現象到理論總結,從實驗技能到科學推理的教學任務。
3、講練結合式:結合本節內容,給出相應的練習,隨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并引導分析其錯誤原因,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鞏固強化有關知識。
三、教學程序設計
1、指導思想
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中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主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宗旨設計教學程序。
2、實驗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各類型電源的電壓是否相同?電源具有何種特性?如何去描述電源的特性?
演示實驗:用伏特表直接測量蓄電池和干電池兩端的電壓。
結論:不同類型的電池兩極間的電壓不同,是由電源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為描述不同類型的電源兩極間電壓的不同而引入——電動勢。
3、教學新課
。1)電動勢:(E)
。ㄓ妙惐确椒◣椭斫,用多媒體模擬、輔助)
、、電動勢的數值:
電動勢的數值等于沒有接入外電路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
Ⅱ、電動勢的單位:伏特(V)
、蟆㈦妱觿莸奈锢硪饬x:(從能量角度分析)
電動勢是描述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本領的物理量。
。2)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瘛⑼茖В海裕
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
閉合電路中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
Ⅲ、表達式:I=E/(R+r)
。3)路端電壓跟負載的關系:
、、(設問)什么是路端電壓?
外電路兩端的電壓叫路端電壓。
Ⅱ、路端電壓隨外電阻的變化情況:
(設疑——猜測——實驗——分析——結論)
演示實驗:改變外電路的電阻,觀察路端電壓的變化情況。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外電路電阻增大時,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外電路電阻減小時,電流增大,路端電壓減小。
、、兩種特殊情況:外電路短路和斷路時的情況。
Ⅳ、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像(為后續分組實驗做準備)。
。4)閉合電路中的功率:
、、電源的功率;
、、電源內阻消耗的功率;
、、電源輸出功率;
、簟㈦娫吹男;
分析課本例題;適當補充有關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及功率內容的習題(例題及練習題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給出)。
4、課堂小結:(略)
5、布置課后作業:課本及練習冊本節相關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