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械控制閥的功能探索論文
主閥芯在此壓差作用下克服彈簧阻力向上移動,使進、回油口連通,達到溢流穩壓的目的,調節先導閥的調壓螺釘,便能調節溢流壓力,更換不同剛度的調壓彈簧,便能得到不同的調壓范圍。根據液流連續性原理可知,流經阻尼孔的流量即為流出先導閥的流量,這一部分流量通常稱泄油量。阻尼孔很細,泄油量只占全溢流量的極小的一部分,絕大部分油液均經主閥口溢回油箱,在先導型溢流閥中,先導閥的作用是控制和調節溢流壓力,主閥的功能則在于溢流。先導閥因為只通過泄油,其閥口直徑較小,即使在較高壓力的情況下,作用在錐閥芯上的液壓推力也不很大,因此調壓彈簧的剛度不必很大,壓力調整也就比較輕便。主閥芯因兩端均受油壓作用,主閥彈簧只需很小的剛度,當溢流量引起彈簧壓縮量變化時,進油口的壓力變化不大,故先導型溢流閥的穩壓性能優于直動型溢流閥,但先導型溢流閥是二級閥,其靈敏度低于直動型閥。
減壓閥
減壓閥主要用于降低系統某一支路的油液壓力,常用于同一系統有兩個或多個不同壓力的回路。例如當系統中的夾緊支路或潤滑支路需要穩定的低壓時,只需在該支路上串聯一個減壓閥。按工作原理,減壓閥也有直動型和先導型之分。直動型減壓閥在系統中較少單獨使用,先導型減壓閥則應用較多。一種先導型減壓閥的結構原理,它能使出口壓力降低并保持恒定,故稱定值輸出減壓閥,通常簡稱減壓閥。壓力為A的壓力油由閥的進油口A流入,經減壓口f減壓后,壓力降低為P2,再由出油口B流出。同時,出口壓力油經主閥芯內的徑向孔和軸向孔引入到主閥芯的左腔和右腔,并以出口壓力作用在先導閥錐上。當出口壓力為達到先導閥的調定值時,先導閥關閉,主閥芯左、右腔壓力相等,主閥芯被彈簧壓在最左端,減壓口開度為工最大值,壓降最小,閥處于非工作狀態。當出口壓力升高并超過先導閥的調定值時,先導閥被打開,主閥彈簧腔的泄油便由泄油口Y流往油箱。由于主閥芯的軸向孔e是很細的阻尼孔,油在孔內流動,使主閥芯兩端產生壓力差,主閥芯便在此壓力差作用下克服彈簧阻力右移,減壓口開度值減小,壓降增加,引起出口壓力降低,直到等于先導閥調定的數值為止。
反之,如出口壓力減小,主閥芯左移,減壓口開大,壓降減小,使出口壓力回到調定值上。可見,減壓閥出口壓力若由于外界干擾而變動時,它將會自動調整減壓口開度來保持調定的出口壓力數值基本不變。在減壓閥出口油路的油液不再流動的情況下,由于先導閥泄油仍未停止,減壓口仍有油液流動,閥就仍然處于工作狀態,出口壓力也就保持調定數值不變。
順序閥
順序閥的功用是利用液壓系統中的壓力變化來控制油路的通斷,從而實現多個液壓元件按一定的順序動作。順序閥按結構分為直動型和先導型,按控制油來源又有內控式和外控式之分。一種直動型順序閥的結構原理。壓力油由進油口A經閥體4和下蓋7的小孔流到控制活塞6的下方,使閥芯5受到一個向上的推力作用。當進口油壓較低時,閥芯在彈簧2的作用下處于下部位置,這時進、出油口A、B不通。當進口油壓增大到預調的數值以后,閥芯底部受到的推力大于彈簧力,閥芯上移,進出油口連通,壓力油就從順序閥流過。順序閥的開啟壓力可以用調壓螺釘1來調節。在此閥中,控制活塞的直徑很小,因而閥芯受到的向上推力不大,所用的平衡彈簧就不需太硬,這樣,可以使閥在較高的壓力下工作。在順序閥結構中,當控制壓力油直接引自進油口時,這種控制方式稱為內控;若控制壓力油不是來自進油口,而是從外部油路引入,這種控制方式則稱為外控。當閥的泄油從泄油口Y流回油箱時,這種泄油方式稱為外泄;當閥用于出口接油箱的場合,泄油可經內部通道并入閥的出油口,以簡化管路連接,這種泄油方式稱為內泄。順序閥及不同控泄方式的圖形符號。實際應用中,不同控泄方式可通過變換閥的下蓋或上蓋的安裝方位來獲得。
壓力繼電器
壓力繼電器是一種液-電信號轉換元件。當控制油壓達到調定值時,便觸動電氣開關發出電信號控制電氣元件動作,實現泵的加載或卸載、執行元件順序動作、系統安全保護和元件動作聯鎖等。任何壓力繼電器都由壓力-位移轉換裝置和微動開關兩部分組成。按前者的結構分為柱塞式、彈簧管式、膜片式和波紋管式四類,其中以柱塞式最常用。
【機械控制閥的功能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農業機械液壓系統使用維護探索論文07-02
微博在機械原理課程中的應用探索的論文07-01
無線通信在機械水表中應用的研究與探索論文07-03
機械制造專業課程群建設探索論文07-03
關于汽車類專業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探索的論文07-03
雕塑語言的探索分析的論文07-03
《機械制圖》基礎課教學質量保證探索論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