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保護生物資源》的教學反思范文
《保護生物資源》是粵教版六年級下冊《自然資源》單元的第三課,本課分兩課時進行,今天我在六(2)班開展第二課時的教學。這是一節調查匯報課,為了讓學生通過對中山市的動植物資源的調查和分析,了解野生動植物的現狀,從而意識到保護瀕危動植物的重要性,培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養成保護自然資源的習慣。
首先我在課前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是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和素材,豐富了教學資源。(如:五桂山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的圖片,有關保護區的規定等。)二是通過對中山市環境情況的鉆研,結合學生的學情,整合了教材資源。
其次是教學重在兩個環節,一是匯報調查結果“我們居住的地區有沒有采取類似保護區的措施,效果如何。”由于學生在課前通過上網、訪問、實地調查等形式做了大量而具體的資料準備,交流討論時十分活躍,代表的同學匯報內容配合圖片出示,為同學們呈現了環境優美的五桂林、長江水庫、南方綠博園、和大家熟悉的古鎮文化公園,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第二就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聽完同學的調查匯報后,我抓住時機問,對于保護生物資源你們有什么感想或建議呢?因為學生們從內心深處真切感受到了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所以寫出的感悟都很有條理,情真意切。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一)學生代表匯報的調查內容沉悶,因緊張而語速過快,其它同學還沒領會過來,有點走過場的味道。匯報表達形式單一,如果采用表演的形式進行課堂效果會更好。
二)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和調查條件的局限,學生難以調查到中山市內野生動植物的現狀,對中山市內采取的保護措施欠缺實地調查,很多只是紙上談兵,以至還沒在這節課深刻意識到對保護瀕危動植物的重要性。
三)課前引入比較呆板。課堂設計環節少,沒能帶動學生對我市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情況深入了解,學生的調查效果只是停留在環境的綠化情況,教師應輔助學生探討各調查地點采取的措施是促使野生動植物得到好的保護。
總之,教師要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正確應用和挖掘當地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學身邊的科學。
【《保護生物資源》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寶貴的生物資源》教學反思07-02
保護生物資源的建議書08-24
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的宣傳語(精選60條)08-04
生物資源科學專業簡歷06-25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教學反思07-04
生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教學反思04-16
生物上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教學反思07-04
保護牙齒大班健康活動教學案例分析及反思07-03
教學反思:《愛護書籍》教學反思07-03
教學反思案例 教學反思范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