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財經類專業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制的對接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職業資格證書 課程體系 職業能力
論文摘要: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已經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推廣,職業資格證書制與高職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效對接,關系著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目前高職財經類專業課程體系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中存在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改革措施。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既有較高層次專業知識,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勞動者職業技能的有力證明,在高職教育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02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聯合發布《關于進推動職業學校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意見》,要求職業學院要積極推行職業資格制度,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要和國家職業標準相銜接。近十年職業資格證書在高職院校得到了普及推廣。
但是,由于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差異,很多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體系、課程標準以及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不一致,導致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游離在專業課程體系之外,與高職人才培養是兩張皮,不能有機融合。如何將職業資格證書融入高職專業課程體系中,對于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以及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職業資格證書在高職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不僅是學歷教育,更是職業教育,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比如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會計與統計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學生能夠進行會計賬目處理,會做帳,能進行物資的統計與成本核算,并進行資金運作。通過將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會計師證等資格證書融入課程教學,培養學生會計與統計崗位的職業技能,從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增強就業能力
高職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與工科類專業相比不容樂觀,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不高,起薪低,文職類就業崗位競爭激烈。原因之一是財經類專業所對應的崗位入職門檻低,沒有國家法律強制的從業或執業資格證書,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很難衡量學生的職業技能。高職財經類專業通過將含金量高的職業資格證書納入專業課程體系,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考核,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社會認可度高的職業資格證書,必定能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從而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
(三)有利于企業參與職業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鼓勵行業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共同辦學。將職業資格證書納入專業課程體系,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研討,基于職業標準構建課程體系、開發課程標準、實施課程教學,既是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具體表現,也是企業發現潛在員工,降低招聘成本的有效途徑。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并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能夠很快適應崗位需要,勝任崗位工作,從而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同時職業資格證書也是學生職業能力的證明,為企業招聘減少了不必要的職業能力測試,從而降低了企業的招聘成本。
二、職業資格證書與高職財經類專業課程體系對接現狀
隨著我國職業院校雙證書制度的推廣以及企業用人觀念的轉變,職業資格證書被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納入教學計劃,成為學校和企業考核學生職業技能的一個重要依據。然而由于我國的職業教育源自學歷教育,過于追求科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忽視了課程體系與職業資格的有機結合,從而造成職業資格證書游離在專業課程體系之外。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考核是兩張皮,沒有有機融合,學生單純為了考證而復習,看不到職業資格證書與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割裂了職業資格證書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一)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不是基于職業分析,職業資格證書外加于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職業教育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保證。部分高職院校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依然無法擺脫學科體系,過于關注系統性和完整性,沒有基于職業和崗位分析設置課程,職業資格證書游離在專業課程體系之外,證書考試搞突擊培訓,與專業課程教學缺乏聯系。
(二)在職業資格證書的選取上良莠不齊
目前我國職業資格證書的頒發部門眾多,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行業協會以及一些知名企業,導致同一類型證書出自多個部門,造成高職院校職業資格證書選擇困難,同時也使得企業在招聘時面對眾多證書無所適從。一些發證機構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提高考試通過率來吸引學生報名,造成花錢買證的現象,造成社會認可度較低,與國家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初衷相違背。例如人力資源管理的資格證書有勞動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全國商務培訓認證管理辦公室頒發的CBMA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頒發的HR經理人資格證書、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頒發的注冊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等眾多證書。一些高職院校為了保證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率,于是選擇一些通過率高的資格證書,從而降低職業培訓的強度甚至是不培訓就拿到證書。
(三)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缺乏有機聯系
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內容設計時沒有參照國家職業標準,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重點、教材和課程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要求不一致,各有各的標準,存在學、考、用相脫節的現象。
部分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方式無論是知識測試,還是技能測試都是采取試卷方式。筆試對于知識測試的效度比較高,而對于技能測試的效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因此進行行動導向課程改革的任課教師在設計課程授課內容、考核方式以及內容時偏離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也在情理之中。
(四)教學條件不能滿足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需要
高職財經類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不僅有理論知識測試部分,還有技能操作部分,需要培訓教師不僅具備較強的崗位操作能力,并且還應具有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崗位實踐操作的能力,因此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培訓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質。然而實際上,高職院校的很多教師都缺乏企業實踐經驗,所擁有的職業資格證書也是考出來的,崗位操作能力較差,因而不能勝任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的要求。另外部分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需要有相應的軟硬件做支撐,比如ERP信息化工程師、會計電算化資格證書必須要使用相關的軟件,如果學校資金投入不足的話,軟硬件不到位,很難確保職業資格培訓的質量和考試的通過率。
三、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將職業資格證書融入高職財經類專業課程體系
(一)基于職業分析,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打破傳統的以學科知識為本位的課程體系,通過行業企業調研,深入分析崗位能力要求,將職業標準融入課程體系,構建以能力為本位、“雙證融通”的課程體系。一般可分為基礎課模塊、核心課模塊和專門化模塊。基礎課模塊與國家職業標準中的“基本要求”相對應,核心課模塊與國家職業標準中的“職業工作要求”相對應;專門化模塊主要是對于那些口徑較寬、涵蓋幾個職業崗位資格的專業來說的,可以通過若干門專業方向課程來獲得職業資格。
以“市場營銷”專業對應的“助理營銷師”職業資格為例,其基礎課模塊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養、營銷法律基礎、計算機文化基礎、PIS設計,對應的是“職業基本要求”中的職業道德;作為核心課模塊主要包括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營銷、營銷策劃、營銷組合技術、網絡營銷、客戶關系管理,而職業標準中的“職業工作要求”內容主要有市場分析、營銷策劃、產品銷售、客戶管理和團隊建設。
(二)規范職業資格證書管理,選擇社會認可度高的資格證書
國家有關部門應成立專門的職業資格證書管理機構,實施宏觀調控,統一規范管理,改變目前“證出多門”現象;整頓各類鑒定發證機構,嚴肅鑒定與發證規則,提高鑒定的權威性和證書的信譽度;加強題庫建設,努力提高鑒定內容、鑒定過程、鑒定手段的科學性、合理性、先進性。
高職院校也要加強對職業資格證書的考察,建立職業資格證書層層審批機制,改變證書選擇的隨意性;要選擇社會認可度高、鑒定內容和手段科學合理的資格證書。
(三)基于職業標準,改革課程教學
高職院校要根據國家職業資格鑒定的內容和要求,設計課程教學大綱,使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適應;把職業資格標準細化,融入到專業課程內容當中,一門課程覆蓋某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或是幾門課程對應一種職業資格證書。在實際的教學中,應注重將職業標準與崗位實際的工作相結合,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課程考核應圍繞職業資格考試要求分為理論知識考核和專業技能考核。把職業資格標準融入到職業教育的課程中去,既滿足了我國實行“雙證書并重”的要求,保證了職業教育的質量,又避免了相同職業能力要求的重復培訓,節省了時間和資金。
(四)改善教學條件,滿足職業技能培訓要求
高職院校要加強教學軟件和硬件建設,滿足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和考試的需要。硬件方面包括購置職業培訓需要的教學設施、教學軟件、實訓基地建設等,校內實訓基地應高度虛擬現實的“職業環境”,并按照職業資格標準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的培養;軟件方面包括加強雙師素質教師培養,與行業企業建立密切關系。培養“雙師型”教師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專任教師參加相關職業資格培訓以及到企業進行頂崗鍛煉,提高崗位操作技能,保證課程授課效果;二是聘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優秀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定期授課或進行現場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永久.財經類高職專業設置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銜接 [J].遼寧財專學報,2003(33):65.
[2] 邢 暉.職業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實現有機互動的若干對策 [J].教育與職業,2005(19):36.
[3] 吳 虹.高等職業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銜接對策綜述 [J].職業技術教育,2006(14):6.
[4] 王文濤.高等職業院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96.
【高職財經類專業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制的對接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專業課程市場營銷論文07-04
關于高職園林專業課程設置的探究論文07-03
高職院校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關系失衡論文06-30
高職廣告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論文07-03
中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課程銜接的論文07-03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探索論文07-03
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分析論文07-02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論文07-03
高職工程監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論文07-03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