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我是輔導員有感
觀看了《我是輔導員》之后,內心受到很大的觸動,不僅欽佩于祝鑫老師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也發現了自己身上的不足。
通過這個視頻,讓我明白了,要想作為一名輔導員,要想作為一名合格的輔導員,不僅需要過硬的工作能力,更多的也是對學生的細致入微的關懷。
大學生的這個年紀,正是幼稚和成熟的接洽點,能否讓他們更快更好地成長,陪伴他們四年的輔導員,亦師亦友,任重道遠。正是由于大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要想融入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接受你,必須得用他們的生活方式,比如網絡,正如祝老師所說的“學生在哪里,我們就要在哪里”。正如祝鑫老師所做的博客,記錄學生的點點滴滴,深深打動了學生們的心,讓學生們覺得,他們的輔導員,并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攀。
另外,要想學生們真正的接受你,和你打成一片,更多的是關懷,別出心裁的關懷,祝老師采取的“書信”方式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在當今網絡發達的時代,這一封封書信,不是簡單的一紙文字,更多的是輔導員的嘔心瀝血,學生們正處于極度敏感最易動情的年紀,效果顯而易見。
再者,對于經常性犯小錯誤的學生,要先去傾聽他們的內心,剖析事后的根本,不能簡單的上去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畢竟沒有人愿意去做一個“壞孩子”。對于所謂的差生,要多加激勵。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雖熱有的孩子在學習方面或許不盡人意,但是其總有其他方面的優點,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后,要多鼓勵多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人盡其能,這才是大學的意義,而不是要求所有的人千篇一律。
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情冷暖論到極致,人和人之間的一個情字。孩子們不是鐵石心腸頑固不化,注意工作方式,用真心對待他們,我想他們不會不為所動。
【觀我是輔導員有感】相關文章:
觀《我愿意》電影有感07-01
觀我愛發明后有感06-28
我是歌手觀后有感06-28
我看《家有兒女》有感07-01
看《我的瘋娘》有感500字06-28
我的1938微電影觀后有感06-28
我看《長江七號》有感07-01
看《我要笑著活下去》有感07-01
我的姐姐觀后感04-23
《我的長征》觀后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