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校結合,促孝敬教育有效開展匯報總結
“我們當前的教育對象——優越的社會環境孕育的‘新生代’,身心脆弱是他們的共性。因為他們得到、擁有了太多的‘愛’:社會的關愛、學校的熱愛、家庭的寵愛,甚至溺愛。特別是學校廣泛施行“愛的教育”,讓我們感受當今教育溫馨的同時,也看到教育的尷尬。部分學生飽浴愛的陽光,但不會付出愛;受人之惠,卻不知感恩;坐享父母的血汗,然而不懂得行孝。我們用最熱忱的雙手,卻撫育了冷漠無情的人。愛的天平嚴重失衡,勢必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為了讓學生學會做人,我校以傳統孝文化教育為突破口,培養孝心,點亮學生的愛心。通過感知孝文化,感悟孝德,實踐孝行等環節,逐步培養學生愛父母長輩的情懷,進而由愛家人、親人,推及到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這段引自朱正喜老師《讓孝敬教育凸顯時代內涵》的話闡述了孝敬教育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孝敬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地位不言自明。那么,在學校開展孝敬教育活動時怎樣才能做到扎實有效呢?筆者認為只有家校結合,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孝敬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才能促進孝敬教育的有效開展。
作為孝敬教育的主角——學校,在孝敬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該做好哪幾件事呢?
一、充分準備孝敬教育的相關內容,分年級分階段布署,形成有序教育。
1、有關孝敬教育的國學內容:《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中華成語千句文》等。
2、禮儀教育內容。
3、古今中外名人孝敬故事。
4、搜集的學生身邊的孝敬故事 。
5、有關孝敬父母、長輩的常識。
6、社會交往常識。
學校將以上內容編寫成孝敬教育校本教材,按難易程度分發各階級教學使用。如古文《三字經》、《弟子規》啟人心智教人禮儀,易讀易背且瑯瑯上口,宜布置小學2—6年級學生分年級分學期背誦!对鰪V賢文》、《中華成語千句文》語句洗練言如珠璣,既增加見聞又提升修養,宜安排初中學生誦讀。
二、與家長結成教育聯盟,從家長手中獲取第一手資料,進行針對教育。
1、通過召開家長會,填寫《家校聯系單》,班主任家訪等方式掌握學生在家表現的第一手材料,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實施程度不同方法有異的孝敬教育。
2、樹立好的孝敬教育典型供家長、學生學習,幫助家長制訂“忤逆孩子”教育攻略。
3、聘請孝敬教育校外輔導員(孝敬教育成功人士)協助學校教育。
4、實施孝敬教育跟蹤計劃。即給孝敬行為特別差的孩子進行建檔,實現學校家庭表現對接,形成完整的校內外表現記錄,根據其表現制定相應的幫教措施,確保孝敬教育的有效開展。
三、挖掘社會教育資源,利用身邊鮮活的教材,實施孝敬教育。
1、利用本地孝敬事例進行現場教育。
2、利用社區孝敬典型進行感染教育。
3、利用學生身邊事例進行榜樣教育。
4、利用思想品德教材進行說理教育。
5、利用孝敬反面教材進行警戒教育。
四、搞好班主任培訓工作,以班級為陣地,進行系統教育。
1、學校應加強對班主任的培訓工作,提高班主任對孝敬教育的認識,明確學校意圖,配合學校工作。
2、學校應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時間和黑板報等陣地開展孝敬系列活動,適時進行安排、檢查、評比、總結,把孝敬教育落實到實處。
3、要求班主任學習有關心理學、家庭關系學知識,因人制宜、因家制宜進行扎實細致的孝敬教育。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對“問題家長”(有心理疾患)或“問題家庭”(家庭關系惡化)給予正確的引導,確保孝敬教育的正常開展。
4、要求班主任撰寫有關孝敬教育的計劃、總結、經驗材料和論文,搜集、整理相關資料,為下一年度工作的開展提供相關的材料和內容。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表演、競賽、評價、展示活動,在校內外形成孝敬教育氛圍。
1、每學期組織一到兩次關于孝敬教育的文藝表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2、開展星級評價、“我當孝星”等競賽活動,以活動促進學生參與孝敬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3、結合德育評價對學生進行孝敬階段性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獲得成就感,起到激勵作用。
4、各班利用展板、手抄報、黑板報等形式展示本班孝敬教育成果,學校予以評比、表彰。
5、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孝敬教育系列活動,并集思廣益,將活動擴展到家庭和社區,形成校內外孝敬教育氛圍。
六、建立孝敬教育溝通平臺,為孝敬教育創設優良環境,將孝敬教育“進行到底”。
1、學校開設孝敬教育通訊熱線,安排有愛心、責任感強的資深老師擔當孝敬教育咨詢“專家”,為學生家長解惑答疑、排憂解難。
2、在學校網站上開辟孝敬教育專欄,供教師、家長、學生學習和交流。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家長對孝敬教育的認識、讓家長積極參與其中呢?
一、引導家長看現象。學生在家表現差特別是對父母態度差、不愿做家務、沒禮貌、浪費、不會關心家人等行為,學校要引導家長認識這些現象是孝敬教育缺失的表現。并通過問卷調查、“新(新生代)”“老(老一輩)”對比等方式讓家長進一步認清對“新生代” 進行孝敬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加強學習明責任。由于家長文化程度不同和從事的職業多種多樣,家長對孝敬教育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加之大多數家長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品德培養,使得孝敬教育在家長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學校要大力宣講孝敬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印發資料、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引導家長從培養孩子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高度來看待孝敬教育,用培養孩子成長的長遠目光來看問題,提高家長對孝敬教育的責任意識。
三、開展活動尋契機。家長的認識提高了,接下來就是靠學校有序組織家長開展系列孝敬教育活動。如請家長講關于孝敬教育的故事,家長參與有關孝敬教育文藝表演和評選“孝星”活動,家長參與學校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等。活動帶動家長,為家長創造教育的契機,家長則會積極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這樣,學校家庭齊努力,孝敬教育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提高認識求發展。孝敬教育是手段不是唯一目的。試想,孩子不會孝敬父母不行,只會孝敬父母也是不行的。反過來說,孩子學會了孝敬父母,就會變得懂禮貌、尊敬師長、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熱愛社會、熱愛祖國,就會變得有責任感,就會變得熱愛學習,而這些,正是我們學校所要培養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品質和素養。作為學校,要把這些潛在的“好處”告訴家長,讓家長關注孩子孝敬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孩子的發展全面了、均衡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務也就完成得更出色和卓有成效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孝敬教育從小的方面說,涉及到家庭和睦,人際關系和諧,從大的方面說,涉及到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社會的穩定。學校對孝敬教育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并以孝敬教育為抓手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讓學生家長重視并積極參與孝敬教育,促進孝敬教育的有效開展。
【家校結合,促孝敬教育有效開展匯報總結】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工作開展情況報告11-01
家校聯系總結02-01
學校家校共育工作開展情況報告05-18
初中家校共育工作開展情況報告10-18
(通用)學校家校共育工作開展情況報告09-23
孝敬教育活動總結07-02
家校教育心得體會03-15
反思家校教育交流的負面行為07-04
線上教育開展情況匯報(精選13篇)01-07
實驗學校家校共育工作開展情況報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