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的總結:動物的行為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的總結:動物的行為
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攻擊行為、取食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而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對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織網、蜜蜂采蜜、螞蟻做巢等。還有菜青蟲取食,舉例:
學習行為則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對生存也就越有意義。舉例:
3、社會行為: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從而具有的行為。(注意:并非所有營群體生活的動物都具社會行為,如蝗蟲群體沒有。)
4、社會行為的特征: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②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③有的還形成等級。
5、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的現象。分工合作需隨時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和氣味等。
6、蝶蛾類昆蟲的雌蟲可產生性外激素,通過性外激素吸引雄蟲來交尾。據此,可以制造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昆蟲或干擾使昆蟲不能識別同種昆蟲的性外激素。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的總結:動物的行為】相關文章:
八年級生物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知識點10-18
生物復習資料:動物的行為07-01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11-11
生物知識點總結12-02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7-01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11-09
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11-15
生物八年級知識點03-31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18篇05-27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1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