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課文教學實錄
師: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眾多星球,但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一個,它的名字叫什么?
生:地球。
師: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為了便于認識和研究,人們仿照地球制作了一個模型。
(演示地球儀。)
師:這就是地球儀,你們一定知道和這個模型有關的許多知識吧。今天就請你們以“外星人” 的身份利用地球儀來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即從地球儀看世界。
師:地球儀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之一。因為它是模仿地球制造的,所以在使用時就要遵循地球運動的規律,那么,地球在宇宙中運動的特點是什么?
生:自轉、公轉。
師:請你到黑板前將這兩個詞寫下來,可以嗎?
師:誰能根據自己的了解,結合文字的理解給同學們解釋一下什么是自轉、什么是公轉?
生:自轉是地球自身在轉動,公轉是地球繞著太陽轉。
師: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有沒有人再補充一些?
生: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
生: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365天。
生: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很多。
師:地球自轉是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旋轉,時間大約是24小時,由于地球的自轉才有晝夜更替。公轉一周大約是365天。我們所說的自轉、公轉的時間是大約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有關資料,了解更為精確的時間是多少。
師:既然大家已經知道了地球運動的方向,那么使用地球儀時該怎樣旋轉?
生:自西向東轉。
(邊講邊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
師:下面我們就分組觀察地球儀,請各組同學選派代表來領取地球儀。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各組同學認真觀察,然后將觀察到的結果告訴大家,我們比賽看哪組同學觀察到的東西多。
(學生觀察,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學生觀察。)
師:時間到,哪組同學先展示你們的成果?其他組同學看他們觀察的結果是否正確。
生(二組):我們查到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小;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亞洲最大,大洋州最小,太平洋最大……
生(一組):我們觀察到地球表面的總面積是5萬萬多平方千米,陸地面積約一萬四千平方千米,赤道的周長是四萬多千米,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千米,子午線周長約四十萬千米。
生(二組):我們還觀察到地球表面有許多山脈、高原、平原、河流、海峽、國家……
生:我們還發現地球儀表面有許多經緯線。
師:地球儀像一本內容豐富的大字典,從中可以查到許多知識,但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先暫停一下,和老師一起分析觀察的結果。根據觀察的結果,老師發現二組的同學善于比較,一組的同學們則善于利用數據說明問題,現在各組自己總結與其他組相比,你們還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生:我們觀察的重點是區別大小,對具體數據觀察記錄不詳細,不認真。
生:我們也注意到大小的不同,但被別的組說了,我們就把別組忽略的數據當作重點……
師:同學們善于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在將來的學習中才能少走彎路,事半功倍。有些同學說自己的觀察不仔細、不認真,實際上不是同學們觀察不認真,而是有的地球儀上沒有標明具體的數據。同學們能夠利用數據并通過比較說明問題,這種學習方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大家觀察到的這些結果,如果有什么問題或大家還有什么疑問,請提出來。
生:北回歸線是怎么回事?
師:請同學們利用地球儀找到這條線,誰能談談和這條線有關的知識?
生:在赤道以北。
師:在赤道以南還有一條南回歸線,南回歸線與赤道的距離相等。
生:是一條虛線,繞地球一周。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在地球儀上繞地球一周的線很多,請同學們再觀察地球儀,分析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一些圓圈。
師:圓的大小不同,最大的圓是赤道。
師:那么最小的圓呢?
生:是在南北兩極附近。
師:有道理,為了研究地球,人們用一些線將地球的表面劃分為若干部分。同學們剛才所說的這些線都與地軸垂直,環繞地球一周,我們稱之為緯線。為區別每條緯線,人們又確定了緯度,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請同學們查看一下最長的緯線是哪條?
生:0°緯線。
師:以赤道為中心向南北兩側各劃分出90°,赤道以南稱南緯,是南半球,用“South” 的“S” 表示;赤道以北稱北緯,是北半球,用“North” 的“N”表示。最短的緯線是南北兩極點,是兩個點圈,也就是90°N和90°S。
(教師板圖相應緯線、標注緯度。)
師:各條緯線之間是什么關系?
生:相互平行,南北對稱。
師:赤道兩側同緯度緯線以赤道為中心相互平行并且對稱。大家剛才談到的南北回歸線是一條特殊的緯線,北回歸線是太陽直射地球表面最北的界線,而
南回歸線是太陽直射地球表面最南的界線。北回歸線的緯度是多少?
(學生查看地球儀。)
師:同學們在地球儀上找不到北回歸線的確切度數,但我們能查到離它最近標明緯度的兩條緯線,這兩條緯線分別是多少度?
生:20°N和30°N。
師:利用數學等分線法,我們估算一下北回歸線的大致度數。
生:22°N。
生:23°N。
生:22.5°N。
師:同學們估算的度數已基本接近準確值,北回歸線實際是23.5°N。那么,大家說說南回歸線是多少度?
生:23.5°S。
師:地球儀上還有兩條緯線是用虛線表示的,請同學們快速找到,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生:南極圈、北極圈。
師:請同學們用估算的方法估算一下南極圈和北極圈的緯度。
師:南北極圈也是兩條特殊的緯線,同學們知道它們有什么意義嗎?
生:在極圈內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師:很好!南北極圈是有無極晝現象和極夜現象的分界線。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出現,南極圈內有極夜現象出現。那么大家想一想,我國南極考察隊應選擇什么時間去南極考察?
生:12月中旬以后。
師:能說明理由嗎?
生:此時,北半球處于冬季,正好是南極的暖季,12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極圈內就會出現極晝現象,便于考察。
師:非常聰明!由于不同時間太陽照射地球的緯度不同,所以地球上不同緯度接受陽光的強弱不同,所獲得的熱量也不同,以回歸線、極圈為界將地球分為5個熱量帶,獲得熱量最多的為熱帶,獲得熱量最少的為寒帶,熱帶和寒帶之間是溫帶,溫帶與寒帶在南北半球對稱分布。哪組同學能將它們填在老師的地圖上?
(學生填圖。)
師:其他同學再仔細觀察地球儀,說說我國南北兩端的緯度大約各是多少?計算一下我國共跨多少個緯度?看看我國處于哪一個熱量帶?
生:熱帶以北的溫帶應標明北溫帶,以南的溫帶應標明南溫帶,寒帶一樣也應分別標上南、北。
師:棒極了!這樣就有利于區別了。
師:觀察地球儀的同學,把你們的收獲匯報一下,與大家分享好嗎?
生: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北溫帶,廣東南部、海南島等南部地區屬于熱帶。
師:確切地說,我國最北端在50°N,最南端在5°N,大約跨45個緯度,形成我國南北溫差較大的特點。另外,我們將兩半球的緯度各等分為3份,這樣地球表面分成低緯度、高緯度、中緯度幾個部分,請同學們說說它們的分界線是什么?
生:南北緯30°之間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
師:好!那么我國處在哪個緯度帶?
生:低緯度和中緯度。
師: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中緯度,南部地區屬于低緯度。由于時間關系,課堂學習到此結束,看來許多同學意猶未盡。地球儀暫時借給你們繼續使用,你們可以研究與緯線相交的經線的問題。請各組同學選派有興趣的同學專人保管地球儀。
點評
這堂《歷史與社會》探究課的教學活動非常成功,師生們體驗到了他們共同創造性勞動所帶來的喜悅。課堂教學效果良好,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能靈活巧用課程資源──地球儀,大膽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觀察、發現問題,并通過研究分析解決問題,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關注學生的興趣態度,適時地予以肯定、鼓勵,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課文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海底世界課文教學實錄07-03
語文課文《海底世界》教學實錄07-03
關于看雪的課文教學實錄07-03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教學實錄07-03
課文社戲教學實錄07-05
課文《假如》的教學實錄07-05
課文《春》教學實錄07-05
課文窮人的教學實錄07-04
課文《太陽》教學實錄07-04
課文燕子的教學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