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晉文公逐麋而失之問農(nóng)夫老古閱讀答案
【古文閱讀】
晉文公逐麋而失之,問農(nóng)夫老古①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問子,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②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厭閑而近人,故得;魚鱉之居也,厭深而之淺,故得;諸侯之居也,厭眾而遠(yuǎn)游,故亡其國。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君放③不歸,人將君之。于是文公恐,歸遇欒武子。欒武子曰:獵得獸乎?而有悅色!文公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悅色。欒武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與來也。欒武子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驕也;緩令急誅,暴也;取人之善言而棄其身,盜也。文公曰:善。還載老古,與俱歸。 (選自《新序.雜事》)
【注釋】①老古:農(nóng)夫名字。②一:完全。③放:動詞,外出,這里指游玩。
10.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2分)
A.晉文公逐麋而失之 望其旗靡,故逐之
B.文公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C.一不意人君如此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D.故亡其國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11.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2分)
A.子以足指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
B.厭深而之淺 輟耕之壟上
C.居上位而不恤其下 人不知而不慍
D.取人之善言而棄其身 其如土石何?
12.翻譯(4分)
①君放不歸,人將君之。
②還載老古,與俱歸。
13.老古、欒武子諷諫晉文公的方法有何不同?(3分)
參考答案:
10.(2分)A
11.(2分)D
12.①(2分)國君你外出游玩不歸,別人就要(替你)做國君啦。
②(2分)(晉文公)于是回去搭載老古,與(他)一起回去。(一個(gè)分句1分,有明顯錯誤則扣1分,每個(gè)分句扣完為止)
13.(3分)老古采用類比說理,委婉勸說;欒武子直接勸說,義正詞嚴(yán)。(老古欒武子的諷諫方法說對1方得2分,說對兩方得3分)
譯文參考:
晉文公追獵一只麋鹿卻跟丟了,便問農(nóng)夫老古說:我的麋鹿在哪?老古用腳指路說:往這邊去了。晉文公說:我問先生,先生卻用腳指路,是什么(原因)呢?老古抖干凈衣服(上的塵土)站起來說:完全想不到我們的君王竟然這樣(愚笨)。虎豹居住的地方,(因?yàn)椋╇x開偏遠(yuǎn)之地而靠近人類(棲居),所以(才會)被人獵到;魚鱉居住的地方,(因?yàn)椋╇x開深水處而到淺水來,所以(才會)被人捉住;諸侯居住的地方,(因?yàn)椋╇x開他的民眾而(外出)遠(yuǎn)游,所以才會亡國。《詩經(jīng)》里說:喜鵲筑巢,斑鳩居住。國君你外出不歸,別人就要做國君啦。于是文公(開始)害怕。回到(駐地文公)遇到了欒武子。欒武子說:獵到野獸了嗎,所以(您)臉上有愉悅的神色?文公說:我追逐一只麋鹿而跟丟了,但是卻得到了忠告,所以高興。欒武子說:那個(gè)人在哪里呀?(文公)說:我沒有(請他)一起來。欒武子說:作為王上卻不體恤他的屬下,是驕橫;命令下得遲緩而誅罰來得迅速,是暴戾;采納別人的忠告卻拋下其本人,是偷盜啊。文公說:對。于是回去搭載老古,與(他)一起回去。
【晉文公逐麋而失之問農(nóng)夫老古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農(nóng)夫耕田》的閱讀答案07-02
古藤 閱讀答案07-04
武王問治國之道閱讀答案07-04
老海棠樹 閱讀答案07-02
黔之驢閱讀答案07-03
春之懷古閱讀答案07-03
春之懷古的閱讀答案07-03
沙漠之樹的閱讀答案07-09
生命之芯 閱讀答案08-04
黔之驢的閱讀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