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建筑的夏熱冬冷地區公共建筑節能設計建筑論文
摘要: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正向著能源消耗大國邁進。基于綠色建筑的理念和小型公共建筑節能的原則,本文從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以及自然通風與空調系統節能的設計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在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關鍵詞:綠色建筑理念;節能設計;夏熱冬冷地區
1引言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于能源節約的要求程度也越來越高。在城市建筑方面,節能技術的設計實踐也不斷的依據時代的發展潮流趨勢進行著必要的改進,不僅提高了建筑行業的作業效率,還不斷的為實現能源節約和社會自然環境保護做出努力。
2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
2.1外墻設計
在當前的建筑產業中,大多數外墻在結構材料的選擇上仍然以燒結實心黏土磚頭作為主體。對于燒結實心黏土磚頭這種建筑材料來說,在燒制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燃料會對大氣造成污染,而且燒結黏土磚還會對土地資源產生不必要的破壞,這種能源綜合利用率比較低的產品已經不被國家提倡使用。在綠色建筑理念的約束之下,應該積極使用建筑當地的節能型材料,不僅能有效減少建筑材料在運輸上的投資,還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對于環境的污染。例如:在外墻設計中,可以選用蒸氣加氣混凝土砌塊。這種蒸氣加氣混凝土砌塊主要是以水泥、石灰、粉煤灰、石膏、發泡劑為原料進行生產的新型復合墻體建筑材料,這種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防火性,且輕質多孔,能夠降低維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環保建筑材料,目前被廣泛的應用于小型公共建筑群的建設中。
2.2地面防潮隔熱設計
在小型公共建筑的設計中,室內房間的溫度、濕度以及風速大小是主要影響人體舒適度的重要因素,其中濕度的大小還對建筑物的地面設計存在較大的影響。在夏熱冬冷的地區,通常全年降雨量相對較大,地面濕度也比較高,公共建筑群體的地面返潮現象比較常見,不僅影響居住人員的居住舒適度,還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傷害。為了避免這一類情況的發生,需要在進行地面設計的時候對地面的防潮隔熱功能進行重要考慮。在地面建筑工程中,可以采用2層的塑料薄膜作為返潮層,再將厚度在3厘米的發泡水泥設置成絕熱保溫層,在此基礎上添加大約1厘米的復合水泥砂漿作為第二層防潮層,找平層可以選用2厘米的水泥砂漿,最后地面的裝飾層可以依據個人喜好進行適當環保材料的選用[1]。
2.3屋頂與屋面設計
在進行屋頂與屋面的設計時,屋頂綠化是比較常見的有效節能設計方法。綠色建筑理念的貫徹始終以保護環境和改善建筑物室外環境進行落實的,當中還要對居住者的舒適度與環境健康進行合理考量,只有充分考慮到建筑屋頂的結構特征,將屋頂、屋面綠植技術做到盡量簡化,才能更好地為小型公共建筑的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辦公生活環境。屋頂是整個建筑物中唯一全體接受陽光照射的部分,所以屋頂的保溫性能是建筑設計中冷熱負荷的重要因素,為了切合實際的實行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需要對建筑整體的節能需要進行考慮,提高建筑屋頂的傳熱系數,達到整個建筑物整體保溫的效果。例如:在目前的綠色建筑屋面與屋頂技術中,種植屋面可以在建筑節能方面起到非常大的效果。植物屋面的設計通過對自然雨水的收集可以減少建筑物的濕度,在美化建筑物周邊環境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城市噪音的效果,進一步影響了建筑物周圍的小氣候,對節約水資源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自然通風與空調系統設計
3.1自然通風節能
建筑物自然通風環境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對建筑室內的一個熱環境起到改善作用,關鍵設計點在窗戶、遮陽以及熱壓通風系統的設計上。在夏熱冬冷的小型公共建筑設計中,窗戶盡量選擇雙層玻璃且中空的設計方式,這種雙層中空的窗戶設計可以將建筑氣密性保持在四級。針對遮陽的設計,最好選擇安裝百葉窗,百葉窗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夏季陽光充足溫度較高時,百葉窗可以及時起到遮陽效果,而且不影響建筑物的通風效果,良好的遮陽也是自然通風的關鍵所在,建筑物內通風效果好,自然可以相應的減少空調的使用量。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關閉百葉窗,防止建筑物內的熱量外散過快。在自然通風中的熱壓通風設計,最常用的設計手段是適當調整建筑屋頂的結構與增加建筑面積[2]。例如:在建筑物的外墻上增加百葉窗設計,并將屋頂與樓梯間的進行相互貫通,這種設計可以有效的排除建筑物內的污濁氣體,利用室外新鮮空氣的進入。尤其在夏熱冬冷的地區,有效的保證了圍護結構的整體性效果,避免外部環境改變對建筑內部能源進行的消耗。
3.2空調系統節能
在現代化建筑的功能性部件中,空調系統系統一直是作為主體存在的,空調系統的使用本身就是為了換取更為舒適的室內環境而一直處于不斷消耗電能的狀態。在對空調系統進行節能設計時,主要是有效控制空調在運行過程中耗能過大的問題,通過降低空調系統能源的耗損速度,充分利用系統的能源。在進行空調系統設計時,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和建筑物冷負荷情況進行適當調控。例如:在臨近湖泊的建筑中,湖泊在炎熱的夏季可以相當于一個天然的溫度調節裝置,這時可以通過加強建筑物的通風效果,將湖面冷空間引入到建筑室內,從而降低室內的溫度。因此,對于建筑物的空調系統設計,應該對建筑物周圍環境進行多方考量,講究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減少能源的不必要損耗。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夏熱冬冷的地區,依據綠色建筑的理念和堅持節能原則的生態型建筑設計,可以在為人們創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同時,減少對社會能源的浪費。在建設小型公共建筑時,需要時刻堅持以生態建筑和綠色建筑為主,遵循建筑本身節能的設計,從多方面進行創新,以求發揮出最好的建筑效果。
參考文獻:
[1]黨宏偉,夏熱冬冷地區小型公共建筑節能設計實踐[J].山西建筑,2016,42(2):196~197.
[2]龔靜,黃明.基于綠色建筑理念的夏熱冬冷地區小型公共建筑節能設計實踐[J].四川水泥,2015(4):264.
【綠色建筑的夏熱冬冷地區公共建筑節能設計建筑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節能設計論文07-03
住宅建筑節能設計論文07-03
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設計07-05
綠色生態建筑節能技術與發展論文07-03
綠色建筑節能新材料在現代城市的應用論文07-02
綠色建筑論文07-29
關于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要點的論文07-03
傳熱學與建筑節能論文07-03
關于建筑節能的論文范文07-03